首页 -> 2007年第2期

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

作者:王安龙 袁卫东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多功能性,理应受到全体师生的青睐和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更应该让人看到拯救语文教学的希望。可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试用新教材四个学期,遗撼地发现: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对语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情绪不高、花费时间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等普遍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呢?
  
  一、摒弃旧观念,全面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作用
  
  1、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通过语文教学,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全人类文化的营养。
  3、通过语文教学,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为现在学好其它学科、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老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多重角色作用
  
  1、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扮演桥梁角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受不到或发现不了的艺术美和思想美,让学生萌发强烈的阅读教材的欲望。另外重点要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得到美的享受。
  2、在阅读上做打开学生阅读之门的钥匙。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具体做法是:①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的自由。②做好阅读指导,指点阅读方法。③培养学生养成定时阅读,写读书笔记,读中划、摘、问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人文精神上做艺术感染、渗透的天使。语文教师特别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修养。①情感上要丰富,言行上有风度。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要有幽默感和艺术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为人师表。②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感受、创造这些美。
  4、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思想的开路先锋。课程改革是思维方式的改革,所以我们不能再沿袭旧观念,“旧瓶装新酒”。我们要勇于做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让旧观念无容身之处。为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练习时多练习些客观性命题,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惟有如此,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才会敢想敢做。
  
  三、树立新理念,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1、欣赏名著,让教学更开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该让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名著。具体做法是:①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②教师要推荐有关的阅读材料。③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扩大阅读成果。④开展阅读成果展示,如举行读书汇报会,讲故事比赛,演讲、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出板报,写手抄报等。⑤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如名人成长的启示,亲情题材作品辨异,名人的爱国情结等,以推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借助电视,让教学更直观。《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口语交际能力,整合了听和说,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指导学生有选择地收看电视不失为一种有力的措施。电视中有很多语言类节目,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艺术人士”、“新闻联播”等。收看这类节目,可以学习主持人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应变能力等。在课堂中也可以仿照其中的某些形式,让学生踊跃参加,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走进网络,让教学更有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好网络资源。信息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既可以丰富视觉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得当管理,恰当地使用这一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语文教学更具吸引力。具体做法是: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强对文章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阅读,以帮助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4、走上街头,让教学更实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妨领学生到街头看一看。鼓励学生走上“十字街头”,关注“十字街头”,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田园。如可以让学生寻找街头错别字,讨论街头的广告,也可以组织学生为学校设计绿化广告、宣传广告,为家庭街坊撰写春节对联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广阔性、实用性,充分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新课标精神,关注并试图解决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王安龙,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