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精推细敲课堂提问语

作者:夏金生




  语文教师提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方法之一,颇值得认真深入研究。提问的关键是教师,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提问能力,具有提问能力的语文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教师应真正成为人们所期望的“职业提问家”,其在教学中的提问应充分体现艺术性。笔者以为,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在提问的语言选择上作文章。在提问语的选择上,笔者主要尝试运用以下几种类型,效果显著。
  一、判断性问句。这是常见的一种问句形式。属肯定或否定的是非问,语言上的标志是“对不对”、“是不是”,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对是非的判断,但对思维活动的要求较低。如马克·吐温小说《生命中的五个恩赐》中的“我”,在小说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对“我”这个人物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马克·吐温本人?”这就是判断性问句,这种问是属较低层次的,如要将它再往上提升一档,教师就可以予以追问,从而转向“述理性”问句。
  二、述理性问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在提问上精心设计述理性问句。述理性问句最典型的是“为什么”。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讲清道理,说明理由,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学生产生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能力培养的较高层次。如苏教版必修五《论厄运》一文论述厄运这一论题时,培根运用了比喻等说理的方法,为了理解这样说理方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要用这样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确、比喻说理的方法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
  三、叙述性问句。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要培养学生准确的叙述能力。因此,我们在提问时,有时需要运用叙述性问句。叙述性问句典型的发问是“是什么”,它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完整、准确的叙述性回答。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小说作品作内容的梳理或主题的概括时,往往需要运用叙述性问句,为进一步作深层次的理解奠定基础。如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人物形象鲜活,情节集中,主题鲜明。在课堂互动时,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句:①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小说的故事梗概。②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学生必须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叙述性的问答。
  四、因势利导性问句。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出现偏差。教师对学生的偏差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搞清学生的思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因势利导,用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偏差,这就需要创设因势利导性问句。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问战士:“你们不觉得苦吗?”战士“笑了笑”。教师问学生:“战士‘笑了笑’,说明对‘苦不苦’这个问题有现成的答案呢,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无。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志愿军战士到朝鲜来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有?”学生异口同声:“做好了。”这就是教师要凭借的“势”。于是,教师可以接着问:“甚至连什么的准备都做好了?”学生回答:“牺牲的准备。”教师又问:“对于一个做好了吃苦甚至牺牲的准备的战士来说,回答‘苦不苦’这个问题,就显得太什么了?”学生立刻回答:“太简单了”、“胸有成竹”。教师接着问:“那么这个‘笑了笑’说明战士有现成的答案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有现成的答案。”这样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可以为下面理解志愿军战士只想奉献不想索取的高尚品质打下基础。
  因势利导性问句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善于凭借学生的“势”。“利导”则是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势”往往是原始理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没有这个“势”,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凭借,就无法对症下药。学生正确的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纵深开拓的“势”;学生的错误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正确方向引导的“势”。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语的类型还有“发散性问句”“求异性问句”等。其中“发散性问句”,其典型问句是“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去思考”、“还有什么不同想法”,它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的、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鼓励。“求异性问句”,其典型问句是“对这问题还有什么异疑”、“有什么不同看法”等,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对已有答案产生怀疑或反驳,以便从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中辨清是非,着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当然,课堂提问语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接受水平、理解水平或思考水平的不同来选择。切忌提问语简单机械,急于求成,没有启发性,毫无创造性。笔者以为,高中阶段的课堂提问语的选择,应尽可能地增加述理性问句和发散性、求异性问句的比重,努力使所有提问都成为培养能力、开拓智力的有效提问。
  
  单位:江苏东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