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积累与表达

作者:李 玲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两难的现象:一是教师难教;二是学生难写。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小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素材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一切文学样式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即便再教多少写作方法和技巧于学生,写作时也还是无从写起,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布置很简单的一个作文话题,在我们看来应该很容易写的作文,到学生那里,便成了无话可说,即使最终还是交作文了,但改作文后,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所写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一个语调,好像是从一个脑袋想出的文章。例如写一件难忘的事,你就会发现好多学生会写到:“突然下雨,自己上学没带雨具,在放学时,在校门口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或“生病之后,爸爸或妈妈连夜将自己背往医院,发现爸爸或妈妈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头发”等等,这些模式早已在学生头脑中定格了。如果不加重视,任其发展,将会限制学生的写作空间,消磨掉写作的热情。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让学生心里有话可写。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想了很多办法,来增强学生对素材积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素材积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一个是来源于书本。针对素材的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增强积累:
  1、在每堂语文课前,准备名人大家的经典言论让学生摘抄,并坚持在早自习时朗读,加强记忆。
  2、每周坚持写周记,不固定内容,充分发挥,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多鼓励。
  3、利用晚自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学生提供才华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
  二、语言表达
  表达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这里主要谈及的是书面表达,即写作。书面表达不同于口头表达。有的学生口头表达很流利,能说会道,口齿伶俐,可一但写起作文来,半天下不了笔。这个现象在学生中很常见。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语文教师又一任务。好文章离不开好句子,好句子离不开好词。所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很关键。就像学英语一样,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英语单词,阅读、写作也就不难了。语文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并且达到熟悉词语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写作时,也就不再犯愁了。但在现实写作时,学生往往忽视对词汇的重视,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想新招,让学生对记词语感兴趣。在这方面,笔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学完新课,当堂留时间给学生背记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并听写讲解,把单独背记词语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活动,这个方法很有效,很受学生青睐。
  
  单位:湖北随州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