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数词运用中的五种常见错误

作者:胡锦珠




  语病知识不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而且在整个试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一个常考的有关“数”的问题,本来很简单,但学生因思想上的不重视,或没有系统的总结,往往坦途跌跤,实在可惜。笔者谨陈陋见,列出语病中有关“数”可能致病的五种特征,希望能对广大师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歧义
  
  一般是数词和量词构成的短语惹的祸。数量短语在定语、状语中的位置很活跃,可前可后,有时不影响意义,比如:三项工人的建议/工人的三项建议;有时却影响,比如:三个学校的校长/学校的三个校长。这就要求我们注意。
  1、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2004年高考内蒙古卷)“数百位”是修饰限定“死难者”,还是修饰限定“亲属”?位置前后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考虑放在后面,意思就确定了。
  2、出席今天纪念活动的还有本市两位已故市长的子女以及文艺界的知名人士。
  “两位”是市长,还有“子女”?有歧义。应放在“市长的”后面,“子女”的前面。
  更隐蔽的,还有可以表示数字的副词:个别医院的医生收受红包;许多机关的干部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计算错误
  
  我们知道,计算至少要两个数,然后才能得出结果。所以,计算错误的病症有很明显的特征:一般有三处数字出现,而且,有明显的词语表明了数字间的关系,否则不能构成算式。如下两例就有三处数字,且有“比、增加”这些词语来揭示数字间的关系。
  1、经科学观测,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二倍。
  “大十二倍”那就是十三年。改“十二”为“十一”,或改为“是地球上一岁的十二倍”。
  2、我市每千户人家的VCD机拥有量,从五年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台,增加了四倍。
  “四倍”应为“三倍”。否则,基数加上增加了的“四倍”就是250台了。
  
  三、约数与确数
  
  约数就是大约的数,也叫概数;确数就是准确有数。单个的数字是确数,但两个数字连用就有约数和确数之分。一般地,中间没有顿号的是约数,有顿号隔开的是确数。顿号此时相当于“和”,前后是并列关系。两数字能否并存是判断的关键!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和“八”之间不用标点,就表示很少,相当于“几”;若加标点,就表示准确的数,事实上“七”和“八”不能并存,只能取一种。“两三”亦然。
  2、我们曾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有二、三十位老人买这种健身器。
  两处都误用,去掉顿号。
  3、省委负责同志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我省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此处正确,可以并存。即为“二线和三线的老同志”。
  
  四、组合的约数
  
  表示约数有多种方式,相邻两数字连用是其一,还有一种就是数字和其他表示大约意义的词语组合,比如:十来个、百把人、九个左右、七个上下等。
  从意义上看,不管多少部分组合,其中只能有一个是大约的数,仿佛多个正数相乘,只要有一个负数参加,结果就成了负数一样。从形式上看,有更明显的标志:正确的组合一般以一两个部分为常见,但错的组合常常以三个部分出现,重复的不是数字,而是其他有“大约”意义的词语。
  1、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宝贝”市场统一零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左右。(2004年高考重庆卷)
  “十几万元左右”是个组合数,其中的“几”和“左右”都是约数,只需一个。
  2、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两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2004年高考天津卷)
  “中旬”与“前后”都是约数,组合后还是一个约数,只需一个。
  
  五、倍数与分数
  
  把数字往小里说,比如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分数则不限。
  1、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98年全国高考题)
  用分数,正确,可以说大的数字是小的数字的多少倍,但不可以说小的数字是大的数字的多少倍。
  2、这种模型车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了32倍,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错误,应该是仿照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32 1的比例制作。
  数字在病句中的问题虽然种类多且频率高,但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把握了病症,就能条件反射,快速地联想推断。
  
  单位:江苏海安孙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