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兴趣作文天地宽

作者:张祖明




  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从培养写作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张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天地里“天高任鸟飞”。
  
  一、观察生活,力求真实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灵魂。真实的生活、真情的体验、真切的感受,都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如何改变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呢?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表达最真切的感受。
  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描写海上的晚霞,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作者把海滨夏夜之景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得维妙维肖。通过老师这一分析点拨,学生就有了睁大眼睛顿生创作欲望之感,后来我布置了一篇以写母亲表现母爱为题的作文。有一学生习作《让微笑照亮每颗心》这样写到:母亲干活总是带着微笑,仿佛阳光永恒地停留在她的脸上。我想,母亲心里一定很苦,不然原来乌黑的头发上怎么会有了银丝?为什么原来光滑的脸上爬上了皱纹?“妈,让我退学吧。”我低头站在母亲面前,母亲的手开始颤抖,饭碗摔在地上,说:“做人怎么这样没志气,你要退学,就别进这个家!”……这逼真而细致的描写有力地突出了母亲的坚韧和微笑之后的爱子之心。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发现美,用手中的笔栩栩如生地刻画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的真谛,用生活的趣味带动写作的兴趣。
  
  二、积累素材,他为我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创作时积累材料的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又从何而来,我归纳总结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指导学生随手小记身边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及情感、经历和认识:一次与母亲的上街、一次与老师的谈话、一次台上的演讲、一次蛙跳的飞跃、一次考试的责备、一次与朋友的散步、一次凝视小草、一次观望溪流……一声叹息,一个微笑,一点祝福……,告诉学生这都是材料且是真真切切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随时点记,随时翻阅,都是收集积累的过程。
  二是从他人、电视网络上听到感到看到过的,可以采用剪辑法为我所用。他人的一场车祸、一番成功、一点风波、一次口角;电视上的一则广告、一个相声、一场舞蹈、一场演唱会;网络上的一则幽默笑话、一场感人的剧目、一则小小的消息,甚至一次热点话题,若做有心人,都是作文的好材料。
  三是巧借模仿,他为我用甚至古为今用。例如可模仿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写初中生活《十六岁的天空》或《初三的天空》,可巧借《小崔说事》说说班上新事,可利用广告片“给妈妈洗脚”发点议论,谈谈“关爱是相互”的含义。古为今用更是作文素材的一大来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下文章一半抄”就是此意。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学生积累材料变成“千手观音”,一吐为快,那就能“下笔千言”了,何愁没有写作兴趣吗?
  
  三、诚于嘉许,培养自信
  
  “好笔刀,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记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一篇作文上的总批。对一位小学生给予如此高的嘉许,不外乎肯定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能力,大方地肯定学生吧!
  首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量肯定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新颖的题目,一句闪亮的开头,一段真实细微的描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甚至仅是一句坦露真心的语句,教师都应给予赞美。
  其次,特别是对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写作的亮点,哪怕只有那么一句让我眼前为之一亮,我也要加以肯定表扬。“一滴水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在感动许多人的周于婷(赴美聋哑硕士研究生)不就是在充分肯定的情况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吗?当然对差的习作存在的问题,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也是必要的,对修改提高之后的作品更应充分嘉奖。
  总之,学生的作文应该是绽放学生自己心灵的智慧花朵,是学生满意的灵活语言的自由表白,是欢笑、叹息、忧伤合奏的交响曲,是学生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无比宽阔的心灵空间,是学生创作花朵的美好田园,是学生创作之鸟自由飞翔的广泛天空……而兴趣犹如鸟儿的翅膀,愿学生飞舞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单位:湖北房县城关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