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作文评价改革浅探

作者:张焕荣 王玉强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逐步改变着教师。全批全改的评价作文的传统方法已不适应作文教学,它使教师费时费力而少有所为,教师苦不堪言而学生收效甚微等弊病显而易见。在新课程下,如何改变作文评价的方法行为呢?依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评价的改革。
  
  一、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互批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评价作文,这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地位,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身教育。
  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分如下四步进行:
  ①教师示范评价。教师对某一篇或两篇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示范,并打印后发给学生,以便模仿学习。②小组评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4至5人一组,就一篇作文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进行评判并提出修改方案。经过前两轮,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评价作文的经验和能力,学生便可进入到互评阶段。③学生互评。学生或前后或左右自由结合相互评改。④评改者在原作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修改方案,结合教师的意见对原文做改头换面的修改。这样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改变了以往教师批、学生看、或自我修改的消极状态,评改他人作文,给作文修改注入了一种兴奋剂,特别是对他人作文做改头换面式的修改,它将修改作文变成了一件充满成就的事,从而逐步培养起对作文精益求精的习惯,这样也促进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指导有方,巧妙点拨激发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引自《走进新课程》)因此,在小组评价中,学生发现“佳作”要向老师汇报;出现“次品”,也要交给老师审阅;对于“佳作”进行总结表扬、推广;对于“次品”、“问题”作文,要特别关注,并注意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引导,并且下好评语。评语该如何下好呢?
  1、少点儿“批”,多点儿“情”
  笔下留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免开“杀戒”,那种“狗屁不通”、“一塌糊涂”、“七窍通了六窍”之类的讽刺挖苦语,无疑是在学生伤口上撒盐,有百害而无一益。近年来,我试着用多情的火热的评语去叩击学生紧闭的心扉,言中含情,笔下生情,在语言形式上尽量多用委婉、商量、探讨的口吻,如“此句是否得当,请细加琢磨”,“这个词语换成……行吗?”,既体现了师长的恳切,又体现了朋友的真诚;既教其如何做文,又教其如何做人;文道结合,相辅相成。学生一旦从评语中看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数倍于老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
  2、少一点儿枯燥,多一点儿幽默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作用,而一句幽默的评语,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前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标点一逗到底,我在文后这样写道:“句号瞪大眼,引号挑起了眉,叹号哭鼻子,我的小主人啊,你也太偏心,怎么忽略了我们的位置?”
  3、少一点儿指责,多一点儿欣赏
  教师在评估中不能纯客观地鉴定和纯粹着眼于匡正的消极处理,而要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评价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立意深,取材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真情实感,赏其态度认真……,并予以充分的,甚至放大的肯定与赞许,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写作兴趣。我曾写下这样的大红评语:“这个比喻贴切、传神,看得出你费了一番心思。”“用此一字,境界全出,可谓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等。而且赏识性的评语能够产生奇妙的心理效应,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道理。请听一位学生的心声吧:“‘叙事完抒情、议论,招高!’我看完后是热血沸腾,因为我是一个差生,第一次看到如此高的评价,所以在以后的每次练习中都非常认真地构思,写作修改,不让老师失望。”
  我将上述的评价的动机、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适时反馈给学生,或印发材料,或以黑板的形式呈现,进一步示范、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提高评价水平,从而也提高了写作水平,否则学生评价的水平低,时间长了兴趣也会消失,互批、自批作文只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一方面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互批互改和自改,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引自《走进新课程》),在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多点儿真情,多点儿幽默,多点儿欣赏,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像原野的烈火越烧越旺,他们的作文水平将会与日俱增。如此下去,作文评价的功能就充分发挥出来了。
  
  单位:湖北襄阳古驿镇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