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浏览方法四种

作者:杜先宁




  大学生学会浏览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专业、提高素质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如何学会浏览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掌握浏览的方式、方法;二是把握浏览的要点。
  个人认为浏览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扫式浏览。扫是指一扫而过,扫描般地阅读。扫式浏览,应注重四点:即速度、要点、特点、优点。
  扫描式浏览的速度可超出“一目十行”。科学家测定,人两眼相重合的视线为120°,人脑接受文字的速度大大超过眼球看书时移动的速度,所以阅读时,可充分利用这120°的视觉范围,对文字大胆地、整块地扫视,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列宁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列宁读书的方法十分特别,他的目光沿书页纵向快速移动,似乎是一页页的扫览,而且书的内容掌握得又深又准。列宁自称这种阅读方法为“总乐谱式阅读”。一套厚厚的经济改革论文集,一般人得花一年的时间才能读完,他只用了六个星期,还在笔记本上作了摘录。高尔基也是这样读书的,每翻一页就象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地垂直看。他们都运用了纵阅横扫的方法,各自读完了多得惊人的书籍。扫式浏览的要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其一是浏览前言:即了解作者写作意图、背景及主要观点;其二是通读目录:即了解作者论述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及内部的各层次;其三是按图索骥:即根据目录扫描作者的主要观点、根据;其四是抓住重点:即一页中扫描最关键的句群,句群中扫描最关键的句子,句子中扫描最关键的词语;其五是快速摘记:即边读边记或写回忆录,或简批,将信息储存起来;其六是看结束语:即看一遍结束语,对全书、资料的内容作出判断,提出见解。
  不同的读物,读法会有差别,如:读杂志,可以省略“浏览前言”,从“通读目录”开始,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章读,其他的文章作极快的扫描;读单篇文章,可省略“通读目录”,“按图索骥”改成“记住标题,了解作者,辨清体裁”,其他各条与基本要求相同;读记叙性文章可参照上述过程,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掌握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读说明文应注意事物或某种现象的性质、特征、构造、用途、关系、原因、过程、结果等;读报纸,首先选择重要报纸,其次读报纸上最重要的文章,第三扫读其他报纸、文章,从中撷取所需要的东西;读教科书、参考书,抓住它的重点,其他辅助性,说明性的内容略读而过。
  扫式浏览最显著的特点是目光先横后纵快速移动,扫描最关键的词语。因为人们阅读一个字,不需要将每个字的笔划都看清楚,而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词和句也只需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入大脑,大脑就凭经验将它们联接成意思。扫式浏览的优点有二:一是能帮助读者锁定重点,一翻开书就能扫出论点、论据、主要人物与内容。二是能帮助读者解决阅读内容多与阅读时间少的矛盾。
  在知识更新的时代,扫式浏览无疑是十分有用的。
  
  二、跳式浏览。阅读时遇到一时难于弄懂的问题跳跃而过,这种读书方法为跳式浏览法。
  跳式浏览应把握三点:一是范围。跳式浏览的适用范围归纳起来有四种。(一)疑难跳跃。指遇到疑难,经努力暂时仍不能解决,跳过去,待日后攻克;(二)存异跳跃。指有争议的问题,自己又不想参与争论,跳过去待求同定论后,再学习;(三)鸿毛跳跃。指非重点部分的跳跃;(四)无求跳跃。指书(资料)中的内容,自己暂时不需要跳跃而过。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需要针对性地选择跳跃。二是方法。跳跃式浏览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即程——指掌握浏览过程。浏览过程通常是:由标题、总述引路,然后受中心句、过渡句等牵引,迅速决定取舍;划——指把疑难、无定论的问题划出来;要——指文章的要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梳——指对疑难问题,回头“梳一梳”将疑难问题分类捆扎。跳式浏览并不是对疑难丢弃不管,而是待以后逐步化解。三是长处。跳式浏览的长处有四个有利:一是有利于提速省时。浏览时由于可跳过上述所列举的问题与内容,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速度,节省了阅读时间。二是有利于开窍活维。由于在暂时内接触了大量材料,不但能把一篇文章、一份资料、一本书中的关键衔接起来,而且可把许多文章、许多资料、许多书本中的观点连接起来,这样有利于开启心窍,激活思维。三是有利于发现新问题,产生见解。四是有利于提高能力。跳读要求抓住主要目标,这样就能帮大学生避轻就重地选择、处理信息,提高抓主要矛盾的能力。
  
  三、绕式浏览。这是绕过外围读核心的浏览方法。外围指结论外的叙述,包括情况说明、提示性文字、图表、注释语、疑难问题、无定论的问题等。核心,指重要信息、论题、结论、定义、定理等关键内容。绕式浏览时,常直接读材料的结尾,因为结尾部分往往点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科学的结论,开头部分的文字也常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读了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再绕过中心部分去读结尾。
  
  四、点式浏览。点式浏览是指抓住一篇文章,一份资料,一本书的重点、要点、难点、疑点和特点,快速阅读,深入钻研,并使各“点”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阅读材料精神实质的一种方法。点式浏览要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第一,确定重点。在通读全文、全书,了解其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其特别精彩、特别突出、特别有分量、特别有价值的部分。或者从自己的研究意图出发,找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侧面。找出重点章节、重点词句,重要定理、原理等。第二,抓住要点。要点一般指体现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论据、揭示规律等部分。要把抓要点同抓题目、抓首句、抓结句结合起来。因为绝大部分题目即文章的主旨所在,首句往往起提纲挈领,表现要点的作用;结句又往往起点明中心,揭示规律的作用。第三,研读难点。浏览时由于文章的某些章节可能讲得深奥,或由于自己水平限制而看不深透,可采用“倒回去看,接下去读,连起来想”的办法,全力攻破难点。第四,思考疑点。指作品写得不尽合理、不尽严密、不尽科学,或似是而非的部分。对这些部分,要敢于怀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仔细推敲,去伪存真。第五,了解特点找出作品独到的长处。
  点式浏览是在通览全文,了解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然后细心体会、钻研、解难、答疑的过程,是浏览方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大学生除了学会浏览的方式、方法外,还须明确浏览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浏览的目标。浏览的要点有四:一是储备。运用浏览的基本前提,即知识面要宽,分析判断力要强。因此要掌握浏览法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训练,还要从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培养着手。只有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二是快速。浏览法是诸多阅读方法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据测算,浏览法是传统阅读法的一、二倍。怎样才能确保速度呢?一般地说,浏览中应横纵扫,上下跳,左右绕,重点览;特殊地说,应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多法并举,有时,在“扫”的基础上“跳”,或在“扫”的基础上“绕”;有时,“绕”了后再“扫”;无论怎样灵活运用,最终应归结到“点”上来,即确保归结到重点上来。三是效果。效果是检验方法的唯一标准,是办事的归宿,是硬道理。浏览法是既讲速度,又求实效的阅读方法。浏览时必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力争二者兼顾。四是以写促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就强调了写作在读中的位置,读与写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读中有写,写中有读,阅览中应特别注重写,以写促览。写什么呢?写批语,眉批或旁批。写总评,在文章后写评语。写评论,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进行评论。写读书笔记,例如列出文章的提纲。摘抄文章中的警句,写内容提要或摘要。进行缩写或扩写。写读后感。用文章中的警句作为题目写作文等等。在浏览中坚持写,阅读的效果定会凸显。
  浏览法应用广泛,实用价值大,大学生应不断训练,不断实践,力争尽快学会浏览。
  
  单位:湖北宜昌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