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中学文学课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吴明琴




  文学,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大热点。但是,当前文学课的现状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就下面七个问题,对308个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
  
  一、调查数据
  
  问卷1:你对文学作品的喜欢度:
  喜欢的占70.1%,不喜欢的占11.5%;不关心占10.1%;为考而学的占8.3%。
  问卷2:你对目前中学文学教学满意度:
  满意为37.6%;不满意的为48.1%;漠不关心的为14.3%。
  问卷3:你觉得当前的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方法单调、死板、枯燥,模式化占34.7%;远离生活,缺乏兴趣占23.5%;缺乏指导不会阅读占19.7%;缺少时间,没法阅读占44.4%;其它占11.3%。
  问卷4:最理想的文学课是怎样的:
  老师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63.2%;老师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74.7%;多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62.5%;最喜欢老师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63.4%;能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作品的美31.3%。
  (学生还有如下补充:1、希望老师针对名家名篇多加指导。可以讲评、可以欣赏、可以讨论。2、希望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有专门的阅读课,限底线阅读,增加阅读量)
  问卷5:学生喜欢的文学教学方式:
  抓住作品的精彩之处着重介绍47.6%;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感染读者51.5%;上课形式多样,举例生动活泼63.7%;教师口才好,能把文学作品说得活灵活现50.4%;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活跃54.9%。
  问卷6: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诗歌散文占24.6%;小说占63.7%,戏剧占11.7%,其中,小说有70%来自网络。
  问卷7: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
  诗歌散文占12.2%;小说占34.3%,网络文学占55.5%。
  
  二、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从问卷1、2可知:当前的文学教育状况堪忧。有70.1%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文学作品,但对于我们的文学教学的满意率仅有37.6%,不满意率竟高达62.4%。反差如此之大,能不深思?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些学生只是因为考试的推动才喜欢文学(这也叫喜欢吗?),这更使我们汗颜。
  2、从问卷3可以发现:当前文学课存在的问题较多:方式方法简单,形式枯燥、死板、模式化,持这类看法的学生竟然达34.7%;而没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44.4%的同学对此反映强烈!这说明,目前在中学里数理化仍一统天下,各类考试一再冲击文学阅读,文学早已被教师、学生、家长视为闲书甚至是“坏书”。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文学阅读缺少深度、缺乏指导,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3、从问卷4、5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学教育呼唤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教师。超过60%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对老师提出更高更强的要求:善于激发阅读兴趣,激活课堂氛围;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适时阐述自己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对此呼吁之强烈、涉及范围之广,说明了学生对文学还是抱有极大期望的,内心里还是比较喜欢文学的,只是教师一时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4、从问卷6、7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他们的阅读收效并无直接联系。例如,网络文学尽管倍受青睐,就统计数据来看,有70%之多的同学喜欢,但在“使自己深受影响的文学作品”一项统计数据来看,网络文学几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这说明,网络文学犹如快餐,学生阅读网络作品多数是求放松或赶时髦,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其中的趣味和情调。
  对于那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如诗歌、散文、戏剧、古典名著等,学生认为“喜欢”的和对自己产生“巨大影响”的基本成正比。看来,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传统的文学作品对自己更有益处。但是,高品位的主流文学虽然得到学生的认同,但其作用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学本身的魅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示。
  
  三、结论
  
  1、文学教育出现了急功近利式的现象:技术化、应试化痕迹日渐浓厚。优美的文学作品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成为一道道试题,早已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鲜活与趣味。所以,我们的文学教育首先应该追寻文学本身的魅力,教师必须设法用文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用语文老师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充分发挥优秀传统作品的正确导向功能,把他们的兴趣爱好从游戏、网络、推理、武侠、言情小说中吸引过来,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口味,通过多渠道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找到源头之水。
  3、研究学生文学趣味和心理需求至关重要。教师应该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关注阅读需求的多样性,理解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给足学生阅读和回味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多读、多写、多交流讨论,建构起师生互动的平台。
  
  单位: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