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作者:王为波




  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在阅读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被有些语文教师忽视。特别是某些农村中小学大盛“做题式”的语文教学,很少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可以说教师没有对语文的朗读教学予以重视。学生对课文“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叶圣陶先生语),广大师生在题海的沉浮中练就一身“做”题的本领,结果导致学生文化底蕴不足语文素养匮乏。长此以往将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行为。学生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朗读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朗读教学意义重大。
  
  一、朗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材中的选文均文质兼美,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些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提示了生活的各种本质和规律,并且寄寓着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态度和评价,因此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当通过朗读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时,那感人的力量便会更加强烈。这是因为在朗读的语言里饱含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写于国难时期的《黄河颂》以宏大壮阔的场面、气吞山河的气势,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学生以豪迈的语气、明快的节奏、洪亮的声音朗读这首诗,便会热血沸腾、壮怀激越,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也会油然而生。
  勿庸置疑,一次高水平的朗读,对听者来说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它的感染教育作用绝不亚于一首优美的歌曲、一幅壮美的图画,它同样会使人们在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澜,能教育学生积极向上,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让人享受到语文世界的美好。
  
  二、朗读有利于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文学作品诉诸于视觉时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无论是一目十行的略读,还是斟字酌句地精读,都只是凭借一条渠道传入大脑留下印象,远远比不上多条渠道来得深刻。而朗读,不仅要看,还要变为有声语言,从而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这就意味着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更为可贵的是:朗读时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比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更为可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一经凝聚着乐观豪迈之情朗读出来,必然掀起听者感情的波澜而产生共鸣,领袖的博大胸襟和伟大抱负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朗读具有再次体验的活力,能引导学生走向作品更深的去处。
  从朗读从手进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熟读成诵,这样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体会,对作品晓其理,感其情,融合贯通,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朗读能够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加强朗读可以增强记忆,丰富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有助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读的是别人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方法,朗读多了,自然就会加深对作品的体味,如课文中恰当的词语搭配、巧妙的布局构思、感人的情景场面……无不启迪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朗读多了,就会积累起足够多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学生自己就可凭借实践经验去说去写,语法规则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譬如《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的文章,通过反复地朗读,在揣摩和感悟中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学生写类似的文章就不难了。“《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对写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朗诵记忆而成的冰山就会融化为知识和智慧的长河,使自己受益无穷。
  
  四、朗读有助于形成语感
  
  重视朗读是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任何工具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语言的训练首先就是读,这是因为语言首先是诉诸声音的。对语言的记忆首先是声音的记忆,只有朗读才能形成这种记忆,只有朗读才能形成语感。语感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根基,是语文素质的核心。朗读得多了必然心有所思,达到不必着意就能调遣词句组织表达时,语感就形成了。早年朱光潜先生曾引用心理学的理论说明这一道理。他说,任何技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筋骨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筋骨的技巧。朗读也是这样,“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久而久之,古人之言“若出于吾之口”,古人之意“若出于吾之心”。可见朗读是生成语感的温床,书读得多了,熟了,语感自然就产生了。
  
  单位:山东沂水县高庄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