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作者:毕惠玲




  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传授向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过渡。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我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和“训练”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1、启发质疑,导入新课。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还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或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产生学习的心理冲动,形成积极的心理机制。例如: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语法教学中先列出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导入教学,然后进行新课教学,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问题的情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自学发现,提出问题。
  这是主体性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及参考书、工具书等独立探求,主动去发现教材的新内容。这种学习一般是带着一定的目标问题,围绕研读新教材展开的。以个人钻研为主,学习变成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智力活动;以小型的“合作学习”为辅,同学之间互相启迪,自由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巡视指导与点拨、答疑,可以起到“生生”“师生”多向交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的“会学”的能力。对中师生以后的从教及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都大有裨益。《现代汉语》的任一章节都适合使用这一环节。
  
  3、研究讨论,探究规律。
  这是主体性课堂教学关键的一环。基本要求是:第一、学生对合作探究目标一定要明确。第二、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决策参与者。具体做法是:教师归纳出在上一环节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及重点,加深理解与领悟;也可强化记忆,防止遗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现代汉语过程中以学促思,以思生疑,以疑而知得失构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又体现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法。另外,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将逐渐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和人格。
  
  4、运用规律,指导实践。
  这是主体性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环节。在弄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课堂练习,由学生试用所学新知识或新技能,进行智力操作或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或强化基本技能,并将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练习题可采用书后习题。教师也可自己设计一些问题,但要注意习题的典型性、多样性,要体现出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的层次感。培养学生多途径、多面向、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敏捷思维品质。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
  
  1、主体性教育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这是主体性教育的核心与宗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裴娣娜教授曾经说过:“主体性发展水平一方面表现为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能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则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这都说明了只有在学生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去造就他们,才能造就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主动性学习的原则。
  中师的教学对象是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是一身兼二职,所以在培养中师生具有主动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中师生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一改传统的被动性和接受性学习,实现向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促成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中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教学意识,对中师生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探究式教学法只适合于难度适中的内容,难度大的内容学生操作起来有困难,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兴趣;浅显的内容学生也没有探究的价值。
  2、只有在学生感到疑难时才去激发他去研究。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掌握好时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教给学生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策略,为以后的从教打下基础。
  
  单位:黑龙江阿城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