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培养

作者:覃 眷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实际上是在教学生说既老实又明确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即“爱”与“恨”)。我们都清楚,对世间万物的“爱”与“恨”就是激起我们写作的内在动因(即情感冲动),没有情感冲动是很难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的,除非是一些无稽之谈。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呢?
  
  一、加大文学阅读量
  
  写作是无捷径可走的,仅凭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凭教师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教学中采用“延伸阅读”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延伸阅读”,本人的做法是:书籍的来源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动手,这样做,可以让阅读内容具有真正的开放性,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形成自己积累的内驱力,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品味比较,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好的作品教师要简介推荐,让学生再去反复诵读,自由积累,要引导学生遵循“一抄、二读、三析、四背”的原则。“抄”、“背”对于初中生来说容易做到,“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必要时教师需作指导,也可随堂点拨,或与学生共同交流。因为多读精品,能使学生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陶和理性光茫的烛照,从而激活他们的灵感,激活他们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
  
  二、注重爱心的培养
  
  前面讲过,情感的两极表现就是“爱”和“恨”,有“爱”才有“恨”,一切艺术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和“恨”。“爱”是一个人情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有“爱”心,才会真正去关爱人生,关爱他人,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感写进文学作品,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应因人而异,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特别是差生,如何激起其写作兴趣才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美与丑,看看它们究竟美在何处,丑在何处,同时也要告诉学生有时丑的侧面也能体现事物的内在美。要引导学生在提笔之前就明白自己所表现的是事物的美还是事物的丑。
  
  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些只知道读书,很少或不去参加劳动,十六七岁的人却不会洗衣煮饭,不会扫地,因此,他们难以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更不会尊重他们的劳动,体察他人的情感。所以,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促进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察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从而能体谅父母,体谅他人,这实质上就是写作中难能可贵的思想情感。
  
  单位:贵州务川县镇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