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追寻诗意的语文教育

作者:沈伯卿




  一位刚踏上讲台的同事来向我请教语文教学的经验。望着他满脸的诚恳与期望,我一时愕然无语。情急之下,我只好引“经”据“典”,来了一番“纸上谈兵”。年轻老师怀着满意和敬佩的神情离去,而我却陷入了久久的惶恐与羞愧之中。
  回头审视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却很难感到自豪和轻松。一届届的学生带着理想的成绩进入了高校,可除了这些,我却很难说出我到底给了学生什么。我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回母校聚会。当年班上一名总是令我失望的语文“困难户”,如今竟然成了一家公司的公关经理。时隔多年,他敏锐的思维、深刻的见解和席间机智优雅的谈吐令人刮目相看。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失败和失落,我知道学生今天的“长进”,怎么也无法让我三年的语文教育分得一份功劳。而当年众多的“得意门生”则由衷地感谢我带领他们用优异的成绩“渡过苦海”。这更使我在苦涩中感到语文教育的悲哀,难道我们多年的辛勤教育只是在拯救学生于考试所带来的“困境”与“灾难”吗?
  考察很多作家、诗人和学者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并非得益于“正统”的语文课和“正规”的语文操练。韩寒的成名不在语文课堂,而在其个人的兴趣、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审美、个人的思考和个人的尊严。其实,我们的语文教育理应赋予学生这种自主性和人性美。
  现代教育呼唤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和“诗意的栖居”(荷尔德林)。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诗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人生。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归宿。语文教育理应引领学生敬畏知识、生活、生命及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获得生命的丰盈、个性的张扬和灵魂的飞翔。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腊诗人奥一埃利蒂斯在谈到自己的启蒙教育时说:“最初,我受到的一个有益的教育是:学会把现实正确地讲出来。用声音把现实说出来,像麻雀说出黎明那样。我一生中感到幸福的事之一就是,我生活在荷马的故乡——它隐藏着一种极乐,一种庄严,它们完整无损地流传到我们这个时代。”生活是我们人类文明的本源。语文教育本应从认识世界、学会生活开始的。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体验快乐和幸福的过程。语言文字是美的载体,我们应当引领学生走进美的神圣殿堂。如果语文教育达不到让青年一代热爱生活、亲近母语的基本目的,不能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创造提供自由幸福的空间,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失败。
  又是一个秋风送爽的开学季节,面对着又一片满怀憧憬和希望的双眼。我的第一堂语文课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是来和大家一起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与快乐的。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我们生活和生命的源泉。它需要我们用智慧,用激情,用生命和一辈子的精力去开掘。从今以后,让我们一起追寻诗意的生活,开创幸福人生吧!”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回家”这个亲切温馨的词。“回家”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回归,是一种返朴归真。我常常期望着那么一天的到来——语文教育真正成为师生的诗意对话,语文课堂洒满人文主义阳光,语文学习不再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也许到那一天,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真正走上“回家的路”。
  
  单位:江苏如皋市石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