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多元智能与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作者:李亚英 许小荣




  王荣林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1.教师版)上发表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一文,文中高度评价了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并且在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八项具体的语文教学策略。诸如:(一)点亮“读写听说四盏灯”,发展语言智能;(二)加强阅读理解训练,促进数理逻辑智能;(三)运用直观手段,开发空间智能;(四)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培养音乐智能;(五)排演课本剧,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六)开展研究性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七)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开启自我认识智能;(八)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培养自然智能。王先生希望通过语文教学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动机非常好,这种吸收与借鉴的精神也很值得赞扬。但是,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者说某些提法还值得商榷。
  
  一、是“用多元智能来教”而不是“为多元智能而教”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存在着差异性,它们以潜能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各种智能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可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智能的潜能,以最优化的组合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我们清楚地记得当多元智能理论刚问世时,美国教育领域就提出了对立的两个口号,它们是“用多元智能来教”和“为多元智能而教”。如果把多元智能理论具体借鉴到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来,当然也存在这两个问题:“用多元理论来教”,还是“为多元理论而教”。我们认为应该是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教。
  多元智能理论为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比如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智能特征,创设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诸如:①帮助学生利用语言优势学习阅读,比如口语型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再谈,或者录下来边听边读;②引导学生利用空间优势学习阅读,比如可以利用视觉特征、图画的辅助等等帮助学生记牢阅读的内容;③引导学生利用肢体运动优势学习阅读,比如用身体描述文字,用哑剧、舞蹈或课本剧的方式将语言的意义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很好地记住文章的内容……以上这些做法都可以看作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教”。
  王先生在文中也明确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学”,然而在具体阐述“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问题时(全文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反复强调的都是运用语文教学这一载体来实现多元智能,而不是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促进语文教学。
  比如,王先生在讲到“点亮‘读写听说’四盏灯,发展语言智能”这个问题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是为了发展语言智能。其实应该是说运用语言智能理论(即“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评价、鉴赏、创造知识,建构意义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能力的语言智能理论)来指导、促进语言教学中的读、写、听、说训练,而不是相反。
  再如,王先生在第三个问题中讲到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直观手段,开发空间智能”这个问题的提法也不够妥当。其实可以表述为运用“视觉——空间智能”理论,采取直观教学手段,使学习的对象形象化,从而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再一一举例,总之,王先生在阐述把多元智能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八条策略时,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多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当然,多元智能理论本身是创新的、先进的,促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没有错。然而要实现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不是,也不可能是语文这一门学科就能实现的。
  
  二、语文课程应该“各有专司”,没有必要全面发展多元智能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以高中阶段为例,语文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我国目前仍是分科教学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也要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去全面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至多也只能是发展与语文科关系密切的语言、人际等几种智能,而不是多元智能的全部。
  王先生在文中提到,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培养音乐智能”,“排演课本剧,提高肢体运动技能,”“加强阅读理解训练,促进数理逻辑智能,”那么设置音乐课程、体育课程、数学课程的意义又何在呢?再说,单凭渲染一下情境就能发展音乐智能,排演一下课本剧就发展体育智能,加强一下阅读理解就能促进数理逻辑智能吗?可以毫不遮掩地说,语文课程没有这个能耐培养音乐智能,提高肢体智能,发展数理逻辑智能,再说语文教学又没有必要完成发展这些智能的任务。正如张志公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就告诫我们的那样,“语文课兼职过多,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而成了杂家,各科应该各有专司”。
  
  单位:江西上饶师院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