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浅析琼瑶小说的典型环境

作者:聂小雪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多作家都很注意典型环境的营造,但大部分作家作品中的典型环境都是以自己熟悉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加工改造而成的。例如沈从文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多以湘西的农村为背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而刘绍棠的小说则以京东平原十八里运河滩为背景,反映当地农民的生活。但典型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貌,作家完全可以在无比丰富的现象中进行选择,然后加工成独特的典型环境。
  琼瑶小说中所营造的典型环境就是这样一种比较独特的典型环境。她用古典诗歌描绘的画廊建造了一个具有诗风词韵的超越现实的理想国,让她的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在这里上演风花雪月的故事。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琼瑶小说的典型环境。
  
  一、用具有诗情画意的小说标题营造典型环境
  
  标题是小说的题目,按《辞海》的解释,题是额,目是眼睛。题目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诗经》中有两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神的标题就像女子动人的笑容,迷人的眼神,好比杨贵妃的“回眸一笑”压倒了“六宫粉黛”,使读者一见倾心,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琼瑶非常善于运用小说的标题来营造典型环境。她的小说标题绝大部分选自古典诗词,像著名的《几度夕阳红》、《寒烟翠》、《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碧云天》、《在水一方》、《月朦胧,鸟艨胧》、《彩云飞》、《烟锁重楼》、《青青河边草》等标题都是她直接从古诗词中借用的,仅用几个字就形象传神地概括成题,含而不露,雅而不俗,命题之巧可谓炉火纯青。
  而从古典诗词中选择恰如其分的词句做小说的标题,使小说的典型环境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韵味悠长,能够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让读者凭着情感的驱使和想象驰骋在标题中。从中可窥见正文所展现的花鸟缠绵、雪月空明的典型环境,进入琼瑶为典型人物所设置的具有诗风词韵的理想国中。
  
  二、诗化的典型环境赋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古典诗词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它的含蓄蕴藉性,这种含蓄蕴藉性充满一种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琼瑶的巧妙化用正是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化景物为情思”,从而使典型环境赋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比如小说《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溴。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清廖空灵的深秋之景和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也把佳人在水的那一方而求之不得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小说中谙熟音乐的杜小双,以琴为伴的朱诗尧,酷爱古诗的卢友文之间的爱情故事和《蒹葭》诗歌中营造的典型环境相得益彰,富于寓意,耐人寻味。
  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云:“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营造的环境很有特色:暮春三月,深深的庭院,迷人的柳絮,珠帘轻飘,丝幕低垂。风雨来时,满院中落英缤纷,珠帘外一帘花影。闺中人因花而有泪,因泪而问花,花竟不语,独自飞过秋千。人愈伤心,花愈恼人。小说《庭院深深》的典型环境就设置在这样一个花影摇曳、杨柳堆烟、柳絮飞满天的名叫含烟山庄的深深庭院中,小说塑造的典型人物柏霈文和章含烟的曲折的爱情纠葛就是在这个如词中所写的赋有情思的典型环境中展开的。
  《心有千千结》则出自张先的《千秋岁》,这里标题虽未直接体现典型环境,但《千秋岁》一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中对典型环境已有塑造:鸟语声声的芳菲时节,残红已折,梅子青青,柳絮似雪。下半阕抒情“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词中的“心”字更是寓意深刻,因为古时女人衣领曲如“心”字,这个“心”字本含有深情蜜意的双关之意。小说《心有千千结》的典型环境名叫风雨园,耿若尘父子之间的心结,耿若尘、江雨薇爱情故事的展开,都离不开风雨园这个充满寓意的典型环境。
  小说《寒烟翠》中的典型环境的营造显得更加巧妙,标题中的三个字取自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中寥廓苍茫的秋水长天,暗透乡思,词人羁旅难眠,愁绪满怀。而小说《寒烟翠》人物章凌霄、章凌风和咏薇、绿绿等生活的典型环境名叫青青农场,农场也暗含着寥廓苍茫之意。“青青”二字更有来历,“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芳草触动人的离愁,而草自青青,故云无情,更照应词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琼瑶把绝妙好词随手拈来,在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中安置她的才子佳人,这是多么巧妙的搭配。琼瑶的小说不光在标题上直接引用古典诗歌原句,文字还常穿插了不少旨在点题的诗句,诸如:“爱到深处无怨尤”“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等。痴情是琼瑶小说的主题,最后的结局多半是有情人皆成眷属。
  琼瑶小说的诗化的典型环境的形成和她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是分不开的。她在《写于<淹没的传奇>之后》中写到:“我生长在一个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的家庭里。父亲研究中国历史,母亲酷爱中国诗词,我耳濡目染,受了极深的影响。”她还阅读和研究了中国大量的古典文学,使得她的作品常常流露出诗一般的意境,作品具有东方式的美感。她差不多在每一部小说里,都引用一首古典或现代诗词,或略加译改,在书中反复咏叹,形成一种特别的意境,强化她的小说的典型环境。
  
  三、“理想国”式典型环境的缺憾与优势
  
  一般的文学理论中要求典型环境要充分体现与现实的关系,比如古典文学的最杰出作品《红楼梦》和现代文学杰作《阿Q正传》中的典型环境都是根植在现实的土壤中的。这些作品中描绘的典型环境是时代背景和作品描绘的总环境以及典型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的环境这三者的结合。
  而琼瑶小说中描绘的浪漫爱情故事则永远是一个童话,生活在故事中的男男女女也都是些中了爱情魔法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他们没有世俗的烦恼,只有一片痴爱的深情。如《窗外》中的江雁容,《一颗红豆》中夏初蕾,《一帘幽梦》中紫菱等都是一些爱情至上的理想主义者。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都知道在感情生活中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琼瑶向人们说明了感情之美,却有意隐去生活的众多无奈与现实。因为琼瑶本人曾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和婚姻的失败,其中的甘苦酸辣,她有深切的体验。她深深感到人生不太完美,现实婚姻有太多的缺憾,于是竭力编织了一个理想的爱的王国,把自己的梦幻和追求都编织进去了,借以慰藉心灵深处的创伤。这种不太真实的爱情故事涂上了一层过分理想化的色彩,在现实的土壤中是很少存在的。因此,琼瑶小说的典型环境只能是“理想国”式的典型环境。
  琼瑶小说“理想国”式的典型环境使她的小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它的弊端在于这种虚构的爱的理想王国使她的作品没有对社会进行深刻批判和把握时代的脉搏。台湾作家李敖就曾说过琼瑶是将头埋在沙堆里的驼鸟,被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女之情所困却看不到社会的险恶与复杂。琼瑶绝大多数小说中几乎没有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未能从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角度挖掘悲剧的根源,这也阻碍着她向文学艺术的高峰攀登的步伐。
  虽然琼瑶小说有着脱离现实的缺憾,但在现代社会这种诗风词韵的典型环境中构造的童话故事却也有着它一定的优势。因为自近代以来,文学欣赏已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或骚人墨客的特权,而日益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琼瑶小说中诗情画意的环境的塑造,细腻的亲情、爱情、友情,华美而不浮浅的文句,都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使读者能暂时从紧张的现实生活中抽出身来,沉浸到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而忘怀现实,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解放感,唤醒人们对美的追求,使读者尽情地得到审美享受。
  特别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体与文学的结合后,使得读者大众迅猛增加。他们不仅可以阅读文学书刊,而且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介,以视听的方式消费文学作品。琼瑶小说中朝朝薯暮的夕阳,仙侧轻寒的春风,烟雨朦朦的山水构筑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中融化着聚散依依的人生,精美的电影、电视画面使众多读者满足一种在现实社会不能得到的补偿和渲泄的渴望,从而陶冶充实自己的心灵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构,增强自己的生活勇气,也使琼瑶小说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
  
  单位: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