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析《六国论》的为文造情

作者:李建洋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论亦然。古代史书汗牛充栋,在典籍中的地位也很高;古代读书人喜欢读史,也喜欢评史,后人就把他们评史的文字叫做史论。史论以评论史书和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为主,后又扩延讽喻现实,也就是古代学者所称的“因事发议,评定得失,做示当世”,因此读史论能予人以更多的启迪。中学教材选取经典史论篇目作课文可为明智之选。贾谊的《过秦论》、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序》、苏洵的《六国论》均为史论经典之作。或指陈前朝过失,劝谏当朝实施仁政;或总结历史教训,阐述社会人生哲理;或评析史事原委,以儆示现实政策。三篇作品均独出匠心,见解深刻,表现出超人胆识,且辞锋犀利周密,实为史论中之菁华,中学生阅读之上品。然而,就其陈述史事、清楚明实,遵循史论的“核要”之规(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言:“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则非史论的最高境界。史论作者依据为文命意来改造史实,缘情造文,及其一点,不及其余,变其史实的不可能为可能,颇能给读者以迷惑。读者教者如不细心辨识,为其表象所惑,恐难明了作者的真正用心。就此而言,教材的三篇史论,《六国论》尤为明显。
  《六国论》作者为了论证“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分析六国败亡之因时,强加了一个“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其中阐析“不赂者”赵国的一段文字,“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事不确,推断偏颇。
  先看推论“惜其用武而不终”。赵与五国(魏、韩、楚、燕、齐)不同,对秦国的武力侵犯自始至终都针锋相对地以武力相抗,保卫国土,态度最为坚决,从未妥协割地以求和。自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时起,一直到赵国灭亡,与秦战争不断。有史记载的共21次,是六国中与秦武力交锋次数最多战况最为惨烈的国家。即使剩下最后一城一地(代地),也未放弃武力抵抗。因此,何来“用武而不终”?至于“洎(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那只是赵国官场的内部斗争,小人当道,良将遭害,自毁干城(此类事秦国也有,如秦将白起被迫自杀),并不表明赵国放弃武力抵抗,事实是赵王迁昏庸无能,听信奸人,临阵换将(以赵葱代李牧为将),导致这次战役惨败,赵国提前灭亡罢了,这是赵国国内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
  再看史事“赵偿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其中具体所指的“五战”,文中未有注释。如从“李牧连却之”一句推演,那么,赵秦正面交锋的“五战"当是:①公元前270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②前260年,赵使赵括代廉颇为将,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赵卒45万;③前257年,秦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④前234年,秦将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⑤同年10月,桓齮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将,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以上史料取自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五次交锋,从次数看,赵国胜了三次,败了两次,然而,史料的实况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取胜赵国只有一次,即赵秦阏与之战。另两次胜利只是在防守情况下击退了秦的进攻而已。但两次失败却极为惨重,折损将士55万。尤其是“长平之战”,被秦将白起坑杀将士45万,这样的惨败对于当时人口约250万,兵力约50万(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的赵国来说,几近于灭顶之灾,国体动摇,此后一蹶不振。除了五次正面交锋,期间尚有四次非正面交锋,其战况为:①公元前265年,“秦拔赵三城”;②前248年,“蒙骜击赵榆次、新城、狼孟,得37城”;③前246年,“秦拔赵晋阳”;④前236年,“秦拔赵阏与、邺,取九城”。(以上史料均取自《史记·六国年表》)。
  从以上史料看,赵国在与秦国武力对抗的战场上,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可以说,赵国就是灭亡在秦对赵的侵略战争中。纵观赵国的抗秦过程,真正能担当起抵抗秦国武力侵犯重任的将领只有三人,即廉颇、赵奢、李牧。但三人的人生结局都很惨。三人中赵奢过早病亡,儿子赵括被无知的国君断送在战场上;廉颇和李牧,一个因谗被逐,客死异国,一个因谗被杀,都成了赵国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是腐败政治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尽管赵国始终坚持着以武力抗击秦国的方针国策,但终究无力挽救因政治腐败而带来的身死国灭的命运。《六国论》作者在文中大笔削改史例,着意隐去这些史料的本象,只以部分表象史例(“二败而三胜”)为证,就会予读者(北宋当权者)一个错觉:赵国可以凭借武力抗争而不被秦国灭亡。苏洵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以此儆示当国者,一味地割地赔款(赂)是不能求得和平的,而应进行有效斗争,不惜削改(也可以说“妙用”)赵国史事,为已所用,借古而鉴今,这在他生活的北宋中期是极富现实意义的。由此观之,作者为文造情的用意十分明显,清代过珙在《古文评注》(卷十一)中说:“老泉(苏洵)原是借六国以讽宋,读者须玩其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若从文章而论,《六国论》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纵横挥洒,开阖变化,层层论辩,风起云涌,感情强烈,显出一种踔厉风发的气势,实为史论文之佳作;但就观点而言,其言论确有失偏颇,他把六国被秦灭亡归于六国赂秦是不妥当的。正如清人林云铭所说:“苏家立论,多自骋笔力,未必切当事情。"作者运用史论笔法(改造史例,为己所用),削改史例,为文造势,以逞其写作之意,体现了为文者的良苦用心(针砭时弊)。这种史论笔法在《过秦论》和《五代伶官传·序》中也有表现,只要我们悉心研读,就不难领会。
  历史是一面镜子,史论者常常会拿起这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照现实,批判现实的某些不足,以此来补救现实,这正是史论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读史论,我们应多从此处体会。
  
  单位:湖南浏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