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快乐语文活动新探

作者:王竹香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往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延伸,重应试能力、轻实际水平,导致不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快乐语文活动”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快乐语文活动"针对语文学习富有情趣且不受时空限制这一天然的优势,从兴趣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让知识与能力并重,让课内与课外相融,让应试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学好语文,而且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快乐语文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①把语文知识娱乐化
  语文虽然有很强的情感性和趣味性,但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枯燥,如语音、文字、词语的积累,标点、语法的运用,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的背诵,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课文内容等,学生对这些往往不感兴趣,但如果把这些知识用各种娱乐形式来表现,情况就会大为改观。而对那些本身就比较有兴趣的东西,利用这种形式效果就更好了。
  如在学习成语时,我们举行了“成语也疯狂”活动,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借用一些电视节目的形式,采用比赛的方法,把活动分成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多多益善,主要看哪一组在一分钟内说出的成语最多;第二环节对答如流,看哪一组在一分钟内答对的有关成语的问题最多;第三环节心有灵犀,每组派两名同学,一个比划,一个猜,看哪一小组在一分钟内猜出的成语最多;第四环节出口成章,要求各组选手在半分钟内把给出的三个成语连成一段话,对成语的理解要准确,语言要有文采;第五环节追本溯源,要求各小组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成语的来源或出处;第六环节针锋相对,要求各组在三秒钟内说出一个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轮流回答,不许抢答而且各组内部也要轮流回答。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用成语来表达。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激发了他们学习成语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听、说、演、想及与人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多期语文活动,如“成语也疯狂”“春风化雨沐诗歌”“背诵也轻松”“语文知识大比拼”“快乐火山大爆发”“非常古文”“青苹果乐园”“阳光手臂”“激情秀、秀、秀”“古湾诗乡走遍,听取欢声一片”等。内容涉及词语、成语、文学常识、诗歌,阅读、写作、文人故事、课本内容、生活内容等诸多方面;形式有比赛式、表演式、沟通式、演唱式等,另外还经常借鉴电视中的一些优秀节目如“沟通无限”“幸运52”“开心辞典”等,并定期组织演讲、辩论、朗诵、写作、读报等比赛,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再到活动主持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
  把语文知识娱乐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把语文内容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语文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促使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生活。为此我们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精心创设生活课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大语文的魅力。如每学期利用节假日或其他闲暇时间,组织学生旅游、采访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辩论等,并及时指导他们写生活心得、调查报告等,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另外,我们还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举办各种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活动,如“今天我当家”“我做节目主持人”“人才市场”“真情旋律”“官场现形记”“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鼓励学生睁大双眼看世界,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把语文内容生活化给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审美,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丰富、自主、快乐的语文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发挥了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快乐语文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活动内容的选定到活动形式的选择,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为了课堂上一分钟的展示,他们课下往往会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语文活动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语文学习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真正使语文从课堂“小语文”走进了生活“大语文”,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语文基础,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单位:河北永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