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一个世纪的回响

作者:许吉安 任钟坤




  许吉安,1957年7月生。1980年参加工作,1994年调入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任副校长,现任该校党委书记、校长。1997年被评为市“十佳师德标兵”,1998年获省“春蚕奖”,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的管理理念体现在“新”、“高”之上,他的工作作风体现在“实”、“细”之中。学校发展五年规划的制定,以“立人”为宗旨的办学思想的确立,多元价值评价体系的探索,减负不减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管理实行“精细化”模式等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任:鲁迅中学是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作为校长,您能谈谈鲁迅精神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吗?
  许: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血荐轩辕的赤诚爱国者,青年时期就站在“立人”和“兴国”的高度看待教育事业。他撰写的《文化偏至论》中,先生在分析了西方文明之发端后,指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则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紧接着先生就提出了“立人”的主张:“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尊个性而张精神。”尽管这是一个世纪前的言论,但在今天尤其是对于现代教育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鲁迅先生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他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专制,从来“不把人当人”,而“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由此构建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现代的觉醒。他一生始终关注“人”的命运,据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统计,鲁迅先生在他的300万言的著作中,共出现21362次“人”字,即他每写140个左右的字就有一个“人”字。因而,“立人”成了他一生进行思想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在中国,“以人为本”已不是理论家寂寞的口号,而渐成社会的共识,并开始成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和实施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一现代教育核心理念上的。
  任:您能谈谈“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具体内涵吗?
  许:“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教育对象是“人”,不是盛载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主观雕塑的材料,而是要给以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需求和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生理心理、情感意志、思想道德和智慧能力的生命整体的和谐发展,并关注其未来和终身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样,教师也是“人”。学校的最大功能和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和任务,同样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需求和价值,促使其不断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更优的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双赢的乐园。
  任:那么,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您认为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应是什么?
  许:学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当然是培养学生,至于培养怎样的学生,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提出了三条标准:一、合格的公民;二、有用的人才;三、个人的幸福。前两条重在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角度,而后一条则侧重学生个体的幸福。鲁迅先生更是把现代教育的终极关怀概括为“幸福度日,合理做人”这八个大字上。人的生命本质在于丰富的感情、独立的意志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并从中体验和享受生命的幸福。教育应体现人性的回归,使人生的每个旅程都获得幸福,这样才能到达“合理做人”的境界。
  任:要达到这一终极关怀,学校、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许: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这是鲁迅先生指出的发展人的教育途径。“差异性”已经成为学校生态的特点,学生的智力能力、道德修养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各有差异。教育的功能,在于保证和提升前者的“底线”,并尽可能缩小差异,但并不能消灭差异;教育的功能同时在于促进后者的各自发展,而不是缩小和消灭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成功”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自由发展的空间,促使其自主发展。教师也同样,不同的教学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在学校总体目标的宏观指导下,认同和鼓励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
  任:作为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您是如何来看待《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您认为新课标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许: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当然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要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在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上。以往主要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新课标并不排斥语文的工具性,而是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整合三维目标,而非简单地叠加。当然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语文教学中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之有机结合、和谐发展,共同完成“立人”使命。
  任:实施新课标,您认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许:面对新课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师观有一个全新的定位:1、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2、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3、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在语文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创造性的基本趋势下,教师要建构崭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以激发学生超越语文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为课程的价值追求,突破语文知识体系的束缚,发展学生洋溢着灵气和才情的个性化言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最终达到学生与教师共同和谐地发展。
  任:在推行新课标过程中,您认为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许:应该说新课标的推出和实施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它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看到了教育革命的一线曙光。但是我们应做好一项工作,就是如何使得扎扎实实贯彻实施新课标的学校、教师、学生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尤其是高考中尝到应得的甜头,毕竟高考这根指挥棒我们都无法回避。具体而言,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努力:其一,作为高考的命题组,务必要紧紧把握新课标的精神要义,使得高考试题作为检验新课标实施情况的一个有效载体,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提高高考试题与新课标的吻合度;其二,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务必要吃透新课标,把新课标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教学理念,并在实际教学中自觉贯彻实施。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新课标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新课标才能真正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希望,给我们的教师、学生带来福祉。
  任:作为校长,您能谈谈学校在实施新课标中的特色和亮点吗?
  许:亮点不太好说,至于特色,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系。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继承鲁迅“立人”思想,以“尊重个性,张扬精神”为办学方针,以“抱诚守真”为校训,致力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十一年来,鲁迅中学一直积极倡导人文精神,一方面在治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校园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加强对广大师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科学修养又有人文修养的优秀人才。学校十分注重师德师能建设,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推出了青蓝工程、艺术工程、科学工程。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师队伍的壮大,学校还适时提出了“教师修身计划”,提倡每位教师应具备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五种素养。为此学校还把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以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以期由教师带动学生,提高全体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以文学为主导的经典阅读活动。学校一直十分重视以鲁迅精神激励学生,校园之内荡漾着“鲁迅之风”。学校经常举办以文学为主导的“经典阅读”活动。学生以班为单位积极开展对鲁迅、陆游、余秋雨等名家的作品的阅读和研讨。班里学生几乎人手都有一本名家作品。假期里鲁中老师还带领学生拜访鲁迅研究专家,和名家面对面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熏陶学生的文学情操。现在有一些学生在课外写的文章已经超过二三十万字,学校正准备把学生的文章整理出书。就在最近,鲁迅中学还有两位学生获得了首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得到了鲁迅孙子周令飞先生的认可与好评。
  三、以人文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还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鲁中学生不仅有自己的阅读课程,还有自己的文学社团“鲁迅文学社”和自己的杂志《百草园》。通过一系列活动,社团凝聚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也涌现了很多小诗人、小作家。《百草园》也因此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团”。学校还开设一系列人文讲座,邀请名人、专家和学校优秀教师为学生讲课,每次总是座无虚席。在鲁中每年的鲁迅艺术节上,学校还组织学生编排以鲁迅作品为内容的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学品位。
  
  *(本文由李宝福同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