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初中生应具备的语文素质

作者:赵 琼 曹光泽




  今年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发布十周年,也是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大力实施第十个年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只有最终实现人自身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推动经济繁荣,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满足当代,适应于未来,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为之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教育开始,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那么中学生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语文素质?如何培养语文素质呢?
  
  一、学会积累的素质
  
  从运用的角度看,中学生应具备广泛地采集构建知识宝库的语言材料的素质。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之积也。中学生要做到文思敏捷,出口成章,非一朝一夕之功,非日积月累不可。积什么?①积累4000——5000个词语,因为词语是基础,根基牢固,才能撑起大厦千万间。②积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诗词、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中吸收营养。③多背佳作美文,采英撷萃,缀玉连珠。④多看古今中外名著,不断积淀,文学底蕴深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开阔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⑤加强知识横向联系,学会搜集整理,探求新知、当前的新知有关于人口、资源、环境、自然保护,城市开发,股票行情,信息高速公路,电脑克隆技术,卫生与健康,新知识日新月异,新信息雨后春笋,中学生不能孤陋寡闻,坐于小天地闭门造车,必须走出语文小课堂,进入社会大课堂,感受开拓者们抓住改革的契机,踏着生活的节拍,弹奏改革的旋律,描绘开放的蓝图,演绎着创业的春秋,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⑥高素质的学生需广泛地涉猎,博览群书。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多读精,各方面都有提高。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缜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多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懂缤纷世界,写出共鸣诗文,多读多写文自工。读如同蜜蜂采花,说好似春蚕吐丝,叶老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吸与吐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学会运用的素质
  
  从社会需求人才角度看,中学生必须擅长用语言交际,强化听说训练,提高语文素质更是重中之重。
  叶圣陶先生曾说:“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说未必善写,故应当一把抓。”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正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社交活动空前活跃,人际关系更加密切、频繁。一个人的听说素质越来越显得重要,现代语文素能就是要求学生能说会写,即口语能力和书面创新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基本特点。吕叔湘认为:“学语文能使人能说会道。”叶老说:“语文既是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言,把口语与书面语结合起来在一起就是语文。”可见,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当前教改中素质教育一大内涵。新世纪是人才交流竞争的世纪,更是展示口才逞现能力的世纪。我们常说:舌战群儒,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娓娓动听等词赞扬能言善谈者,现代正是我国科学文化飞速发展时期,一场巨大的历史变革,席卷而来。科学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生产者科学文化素质,民族的根是民族的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的根是语文素质,语文水准的高低体现在交际的能力。温家宝总理在公众场所讲话善引用经典诗文,香港《文汇报》刊称“温总理处理事务的风格有三,其一不说外语善引中国经典,诗文,体现一代平民总理儒雅形象。”总理古文今用,四海钦佩,才华横溢令人垂羡。他善口语交际为莘莘学子爱学好学诗文作了楷模,他善谈口才魅力吸引并感召着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口语交流责任感,未来的中学生要做口语交际的巨匠,这是中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它不仅展示着一个人的风采,更代表着一个人品位,道德修养。文化素质高的人,口语表达能力即强,办事效率高。由此可见加强口语训练,势在必行。
  
  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
  
  从可持续发展看,中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应具备综合素质。所谓综合素质包括: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素质,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的素质,文章的欣赏与借鉴审美的素质,作文的创新与口语交际的素质,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的素质,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素质,继承发扬与开拓创新的素质。由课内阅读理解向课外延伸的素质,由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的素质。中学生只有具备综合素质,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他们今后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合作,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为将来的生存发展创造优越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之责任,是立国之根本。实施科教兴国的远大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初中生抓起。
  
  单位:湖北房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