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座位”与“坐位”辨析

作者:汤国强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座”可以通用,只是“坐位”一词大家用得较少不习惯而已。
  看完这则报道,我不禁在想:“坐”和“座”原来不是分得很清楚吗,现在怎么被弄糊涂了?教材编著室负责人的答复能让我们信服吗?带着这些疑惑,我一一打开了相关书籍,希望能弄个所以然。下面,仅从“坐”和“座”的词义和词性加以分析,并以二者的关系比较来明辨“座位”和“坐位”的意义和用法。
  
  一、“坐”的词义、词性和用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坐”的解释有以下义项:①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请坐,坐下来,坐在河边。②乘、搭车船:坐船。③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坐北朝南。④坐一壶水。⑤同座①:坐儿。用“坐”组成的词语有坐标、坐班、坐牢、坐落等。从上述义项①至④和组词中可以看出,“坐”的词性为动词或趋向动词词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举的“坐位”一词的解释是:①供人坐的地方;②坐儿,指椅子等可坐之物。由此,“坐位”是一个名词性词组,词组中的“坐”仍然是动词词性。关于“坐”的词性,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说:说文:“ ,止也。坐,古文 。”玉篇:“座,座也。”广韵:“座,牀座。”集韵:“座,坐具。”按,“坐”和“座”是动词和名词的区别。
  李恩江、贾玉民主编的《《说文解字》译述(全本)》中,将“ ,古文坐”解释为“会意字,表示众人坐地。今用古文。”“坐义为人止息的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双膝着地,屁股压在脚后跟上。后来坐具椅凳出现,屁股则着于椅凳。”。由此可以看出,“坐”字当初用会意方式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并无名词用法。只在坐具椅凳出现后引申出“坐儿”一词。陆尔奎、方毅等《《辞源》正续编合订本》中的解释也证明“坐”是一个动词。
  
  二、“座”的词义、词性和用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座”的义项有:①(座儿)坐位:座次,满座。②(座儿)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石碑座儿。③星座。④旧时敬词。⑤量词:一座山。从义项①至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征即:“座”为名词。连同组词“座舱”“座机”“座钟”“座佑铭”“座位”都是名词。李保江在《错别字词鉴析》中也强调“坐”是动词,多侧重于带有动作性的词;“座”则多作名词,也作量词。只有在“坐位”一词上,“坐、座”可以通用,其他不宜混用。
  《说文》不收“座”字。《广韵》、《玉篇》、《集韵》等收有“座”字,词义及用法如前文所述。
  《<辞源>正续编合订本》中对“座”的解释有:①位也。所坐之处曰座。②器物之架曰座。这二种义项共同体现了“座”的名词词性,除此别无第三种义项。因此,“坐”和“座”的词性是不同的。
  到此,是不是就能辨明“座位”和“坐位”谁是谁非呢?事实并非那么简单。下面从二字的关系和构词方式来进一步探讨。
  
  三、“坐”和“座”的关系及“坐位”和“座位”的构词方式
  
  洪成玉在《古今字》中述:“坐”是“座”的古字,“座”字,先秦写作“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史记》中,“坐”、“座”并用。
  《说文》不收“座”字,亦能说明“坐”字在先,“座”字在后。从“坐”字由最初的一个动词引申出一个义项指坐具这个名词,并且,“坐”和“座”的义项中只有“坐位”一项相通,则可以推测“座”字的出现与“坐”字义项的增加和分化有关,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座位”和“坐位”的使用不能简单用一个习惯与不习惯来解释。虽然二者都不错,但从“坐”和“座”的演变过程来看,用“座位”一词可能更接近于汉语词语演变发展的规律。
  其次,“坐位”和“座位”都可以通用,但二者的构词方式不同。“坐位”的释义有两种:①供人坐的地方。②指椅子等可坐之物,这里的“坐”为动词,“位”是名词,“坐”和“位”的关系是一种偏正关系,“坐”是限定“位”的,有如“寝室”、“躺椅”的偏正式构词方式。而“座位”的释义同“坐位”。但“座”,位也。“座”和“位”的关系却是并列的、平等的,“座位”即联合词组。(《<辞源>正续集合订本》),即阐明了这种关系,有如房屋、头脑的联合式构词关系。在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如“几千个座位”,“我的座位坏了”等文中“座位”是一个联合式名词性词组,“座”字的词性与词组“座位”的词性一致,因此,用联合结构肯定要比用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合适。
  由此观之,词语的运用一定要符合词语本身的意义,并遵循其发展变化规律,否则就会出现误解甚至错误。
  
  单位: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