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作文怎样写出个性来

作者:孙建奇




  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文章才具有吸引力,耐人品读,而最忌假大空,人云亦云缺失自我。现在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就是东拼西凑,固守平庸。新课标针对性地提出“有个性地表达”,那么如何做到有个性地表达呢?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厚实的生活积淀且熟习方法要领。
  
  一、具备较厚实的生活积淀
  
  个性是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特性,个性的形成与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可见,要写出个性必须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有较厚实的积累,善于从繁复繁杂的社会现象中、从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己的一方见解,发展自己的领悟能力。否则,腹中空空,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是不现实的。要丰厚生活积累,必须创设情境:
  
  1、深入生活勤看多听
  社会生活内涵丰赡多姿多彩,作为中学生虽然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参与,但毕竟天天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与许多人交往。四季风物、师长同学、父母朋友,校园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家庭中盈满的浓浓亲情,放眼观看,细心思量,时时有故事,处处有感触,需要的是做有心人,多看多听。
  生活处处是故事,故事时时启发人,要学会像唐朝诗人李贺那样将所观所听所感随手记下来作为储备,万不可消极地认为学生整天处在封闭的环境中,无生活体验,无故事可记,无感情可抒,从而对身边的一切熟视无睹,造成眼光呆滞、反应迟钝的后果。
  
  2、拓宽视野广泛阅读
  中学生毕竟生活在学校这个小环境里,高墙大院、封闭半封闭式的教学管理、繁重的课务,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与外面的精彩世界沟通,这也就客观地限制了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少了增长见识的渠道,阅读便是弥补这一不足的好办法。当今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途径多,获取信息快捷方便,身处校园一隅,只要利用好时间,课内课外见缝插针,皆可广泛览读,尽情汲取。包罗万象的信息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理念,历史衍变、各地风情、人物春秋、社会动态、科技发展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可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库存。当然还要注意阅读的方法技巧,重视与人交流,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节省精力,而且通过交流可以加深理解。
  积累了众多材料之后,还要开动脑筋反复辨别认真思考,在丰厚知识底蕴的基础上对有价值的东西、对事物的疑点及多重性作重点分析探讨,弄清事理本质。于文本,做到不盲从其中的观点,不墨守成规,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思想。久经历练定会变得聪慧而有棱角,写作时就会个性十足,左右逢源,像郑板桥画竹、齐白石画虾那样展露风骨、神韵。
  
  二、熟习方法要领
  
  要写出个性,还需要重视一定的方法要领,找准门道方能奏效,在这一点上方法固然很多,但熟习思维方法尤其重要,它能有效激活人的灵感,廓开思路,追求创新。
  多项思维是打开写作思路的最有效途径和可靠方法,它极具开创性,是思维立体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良好思维品质的体现,它能有效地改变单一思维状况,趋向多元。生活中人们对同一物象、同一事件的观察角度、认识程度和方式不同,会得出相异的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也是这样,多数情况下对同一命题或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应,也总能挖掘出不同的内涵,产生若干感受点。如围绕“逆境进取”的话题可得出以下认识:是苦难不幸中迈向人生光明的必然途径;要保持清醒,必要时需懂得示弱藏锋;动脑筋,巧谋划,苦求知,超越过去务必强健自身;最忌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以致万念惧灰一蹶不振。思维大门打开之后,行文中再进一步去粗取精,弃旧留新,这样,带有自我见地不落俗套的观点也就自然形成了。
  诸多思维中,求异思维最富挑战性,它是一种与常规思维大相径庭的思维方法,能冲击思维定势,向万年不变的“真理”挑战,最终创出新意。你说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我则认定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任人为所欲为;你说谦逊是求知中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我却坚持谦逊必须服膺真理,无是非的好好先生不可取;都认可达芬奇长期练习画蛋是夯实基础,说明基本功的重要性,我却认为这种做法是少慢差费,没有必要;都认同公共汽车上让座是学雷锋,但也许让座人另有苦衷。说到底求异思维能起到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功效,使文章新颖峭拔。
  联想是放飞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思维的翅膀,有了这一“翅膀”便可最大限度地展开想象,拓宽思路,乃至“思接千载,视通万物”,言别人所不能言,写别人之不能写,尽情展露自己的个性本色。比如由现在诚信缺失,一些人专事欺诈的行为联想到中外名人的警言: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诚实是所有社会群体的基本价值观,是其生存的必须条件。进而联想到古代取信于民的唐太宗等名君,被司马迁称道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荆轲、聂政等侠士。思路的纵横开阖,思考的灵活机智定会使写出的文章具有厚度和深度。
  
  单位:江苏丰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