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作文开头的技术

作者:张 寒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像“凤头”那样漂亮,那样引人入胜。下面我就把从一些经典文章和高考佳作中归纳出的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对作文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借鉴。
  
  1、开宗明义,揭示主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文章开头就明确了题目的含义,说明了赞美的原因,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落笔入题,说明缘由。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文章的题目十分别致,乍看起来,甚至有些矛盾,但开头就紧扣题目,解说“记念”的目的和“忘却”的原因,使读者既明白了写作目的,又产生了读下去的强烈欲望。
  
  3、引用名言,增色添彩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开头引用美学大师罗丹的名言,为文章增添了艺术美的色彩。
  
  4、描写环境,引出人物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开头的环境描写,既引出了人物,又为情节的开展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5、远远说起,娓娓道来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的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鲁迅《灯下漫笔》)
  这只是入题的一个契机。作者不慌不忙地远远写来,到后来才陡转笔锋,引出深意。
  
  6、平中见奇,突兀而起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这本来是叙述事实,属“平实”的写法,但“平实”到这种古朴近拙的程度,就反而转为奇崛、隽永了。
  
  7、议论抒情,发人深省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的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开头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提出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三个故事的叙述和描写。
  
  8、反弹琵琶,引人入胜
  婚礼结束了,客人也已散尽。可是新郎不是首先走向新房,而是径直奔进堂屋后面的一间小屋。小屋里,病榻上躺着一位面目清秀的姑娘。(《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
  喜庆的婚礼之后,新郎不是首先走向新房,而是到一间小屋里去看一位躺在病榻上的姑娘,这反常的举动一下子给人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人产生非看完全文不可的强烈欲望。
  
  9、巧用诗句,凸显诗意
  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开头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为文章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当然,文章的开头远不只这些种类,我们写作时应灵活把握,一定要使文章的开头起到统帅全文的作用,使文章能够“头”动“身”摇,贯通一气,活龙活现,饶有兴味。
  
  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