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对魏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文莲




  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研中心于2004年4月17日在甘肃兰州市举办的“魏书生甘肃语文教学研究研讨会”,深感魏书生先生对语文课堂教法的精辟分析与生动演示。怀着一种迫切的心情,很想急于把它告诉给大家,让大家从中受到启示,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这次研讨会上,魏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他是给兰州市区素质较好的一个班和郊区素质较差的一个班同时授课,是给初二的学生讲授高三的一堂语文课。在这堂课中,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几个特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上课一开始,魏老师让同学们猜猜今天要上哪一课,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猜不着。”魏老师耐心地说:“你们没去猜,怎么就说猜不着呢?请大家打开目录看看,一共有几课?”同学们齐声答道:“二十一课。”魏老师说:“那猜21遍就猜中了,怎么猜不中?”再问学生能否猜中?同学们都说:“能”。经过二个同学的猜测,猜中今天要上第一课。魏老师接着说:“不论干什么事,学习也好,生活也好,你们还没去尝试,就不能说干不成。”
  这看起来是跟授课内容无关的一个环节,但正是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上好这堂课。有了自信心,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才能照此去做。魏老师在正式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板书课题,接着说明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第一,了解本文作者;第二,掌握三个生词;第三,人生的境界怎样达到;第四,课后练习。
  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就有了正确的导航,整个学习活动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去做,使学生心中有数。
  
  三、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目标明确后,魏老师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目标,“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马上有学生作了回答。魏老师并没有对他的答案作评判,而是问这位同学怎么会知道?这位同学说:“书上写着”。魏老师乘势引导,你们说,书上已讲清的东西或是凭借同学们自己的能力能解决的问题,要不要老师再去说呢?同学们齐声答道:“不需要。”魏老师是多么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学生到黑板上写答案的过程中,由于授课地点在体育馆球场,现场的小黑板禁不住那位同学的写字而摇晃起来。这时候,魏老师关注的不是这位同学写的内容对不对,他却说:“谁能扶着黑板,帮助这位同学完成任务呢?”学习班长在他的引导下赶快上去帮助这位同学完成了任务。魏老师乘机说:“同学们,有好多事情,尤其是学习,往往需要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才能完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要不要老师说呢?”同学们心有感悟,齐声答道:“不需要。”
  这些环节,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足称道,象是离了谱,象是题外话,但却又是那么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魏老师是多么善于从有意无意间、从一些简单的事情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交流平等、心贴着心
  
  整堂课几乎都是在师生的平等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如在进行第三个目标——人生的境界怎样达到时,魏老师说:“老师想知道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不看书,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猜也行,没关系。”同学们立刻各抒己见。其中一名学生说:“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境界,也即人不用教育就会进入这种境界。”在谈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时,魏老师先让学生看书自学,再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完四种境界,魏老师说:“如果回家家长问,人生有几种境界?怎样达到时,你们能不看书说出吗?”学生很自信地答道:“能。”魏老师又以家长的身份逐一提出问题,学生不看书逐一进行了回答。师生配合的非常默契。
  在下课的10分钟时间里,魏老师主动和学生聊天。他说:“要和学生交流思想感情,随便聊,师生的距离就近了,老师的教育方法就易被学生接受。”
  当然,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以上仅是本人对魏书生先生在甘肃语文教学研讨会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理解与感悟,愿能起抛砖引玉之效,引起广大同行对魏书生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以更好地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让我们用魏书生先生的两句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地去做平平凡凡的事情;人生就是把最平凡的事干的最好,如诗、如画,最高兴。”
  
  单位:青海大通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