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如何从教学的角度转化差生

作者:韦启斌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入实施,随着人们就业、择业激烈竞争形势的发展,许多学习基础差,调儿郎当的学生被迫涌进学校。这些学生到校后,学习跟不上,无心向学,惹是生非,骚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受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和沉重的学业负担,干脆中途辍学,流入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何教好这些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极伤脑筋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关心、爱护、帮助差生,能激发他们积极向学的热情
  
  差生学习差,纪律散漫,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积极向学的热情。要激发他们积极向学的热情,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端正自己对差生的教学思想和态度,从重视、关心、爱护、帮助差生入手,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潜入默化地影响和感召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悟到自身的价值和老师的温暖。
  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谈、举止、神情对学生影响是很深的,尤其是差生,因为他们的天资、学习等方面本来就比较差,最忌恨的是别人挖苦、歧视、冷落自己,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注意到差生这种心态,言谈、举止、神情中就会有意无意挫伤他们的心灵,泯灭他们本来就很冷漠的学习热情。这里不妨举一些差生的议论:“我最恨老师动不动就指责我蠢,既然蠢了,我何必还用功?”“老师上课从不提问我,连看都不看我一眼,这分明是瞧不起我。”“我每次向老师请教,他爱理不理的,真叫人心寒。”“我上课睡觉也好,搞小动作也好,老师从来不讲我,真没意思……”。诸如此类的议论,不但流露了差生的种种心理,而且也反映了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由此可见,要发掘差生积极向学的热情,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活动中自己言谈、举止、神情对差生的影响,时时处处流露出我们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关心、爱护之情,当管则管,该讲要讲,多鼓励引导,少批评指责,耐心细致,体贴入微,情感交融,这样才能逐渐激发他们积极向学的热情。
  
  二、掌握心理,因材施教,能有的放矢地教好差生
  
  心理,就是人们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每个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心理活动能力的高低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一班学生中必然有好和差的学生。要教好差生,教师就得深入学生,通过接触、交谈、观察、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怎样,他们的知觉、记忆、思维、能力如何等,这样教师在备课时才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法、教学艺术等,上课时才能适合差生胃口,讲清重难点,使他们乐学,否则就会让差生厌学。例如,一个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教师上课时如用高思维的教学方式来分析某个难点,这个学生定会感到茫然无知,觉得教师在对牛弹琴,导致他自寻其乐,东搞西惹,或睡大觉。一个性格内向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若提问他一个高难度的问题,继而又指责他答不出或回答中有不足之处,此后,该生在课堂上必然守口如瓶,不再回答老师的提问,甚至会造成他上课心理恐惧不安,分散听课精力。像这样的差生,教师如能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在提问之前进行精心地启发和鼓励,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迸情”时再提问,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争着回答你的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总之,掌握差生心理,因材施教,是教好差生的一个必要条件,作为教师不能忽视。
  
  三、激发差生学习兴趣,能把消极被动的学习因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因素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为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能动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诱发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又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没有学习兴趣,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
  我们知道差生厌学多数原因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差生尽管学习成绩差,吊儿郎当,但他们大多数人的天资不错,爱好广泛,想象力和欣赏能力强,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很高,往往凭自身的欲望来衡量一个老师水平的高低。如果哪位老师具有投合他们志趣的素质,就会很快地激发他们对那个老师所教学科的浓厚兴趣。因此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有雄厚的为师功底,广博的知识,能说会道的本领,除了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外,最好还要具有绘画、书法、文艺、演讲口才等基本功。课堂上教师的广征博引,精确而生动的分析,新颖而引人的板画插图等,不但能生发差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干巴无味的讲课,最令差生厌倦,我们教师上课,能巧妙地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事物来讲解,把深奥的道理变为形象浅显的道理来分析,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情景交融,就会激发差生津津有味的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用爱心和行动去关心、爱护、帮助差生,研究关差生心理,因材施教,善于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使他们成为四化建设有用之才。
  
  单位:广西大化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