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三周語下
2、單襄公論晉周將得晉國
 

  晉孫談之子周適周,事單襄公〔一〕,立無跛〔二〕,視無還〔三〕,聽無聳〔四〕,言無遠〔五〕;言敬必及天〔六〕,言忠必及意〔七〕,言信必及身〔八〕,言仁必及人〔九〕,言義必及利,〔一0〕言智必及事〔一一〕,言勇必及制〔一二〕,言教必及辯,〔一三〕言孝必及神〔一四〕,言惠必及和〔一五〕,言讓必及敵;〔一六〕晉國有憂未嘗不戚〔一七〕,有慶未嘗不怡〔一八〕。

〔一〕 談,晉襄公之孫惠伯談也。周者,談之子,晉悼公之名也。晉自獻公用驪姬之讒詛,不畜群公子,故孫周適周事單襄公。

〔二〕 跛,偏任也。

〔三〕 睛轉復反為還也。

〔四〕 不聳耳而聽也。

〔五〕 遠,謂非耳目所及也。

〔六〕 象天之敬,乾乾不息。

〔七〕 出自心意為忠。

〔八〕 先信於身,而後及人。

〔九〕 博愛於人為仁。

〔一0〕能利人物,然後為義。易曰:“利物足以和義。”

〔一一〕能處事物為智。

〔一二〕以義為制也,勇而不義非勇也。

〔一三〕辯,別也。能分別是非,乃可以教。

〔一四〕孝於鬼神,則存者信矣。

〔一五〕惠,愛也。和,睦也。言致和睦,乃為親愛也。

〔一六〕雖在匹敵,猶以禮讓也。

〔一七〕急其宗也。

〔一八〕慶,福也。怡,悅也。

  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一〕,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二〕,能文則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後國〔三〕。夫敬,文之恭也〔四〕;忠,文之實也〔五〕;信,文之孚也〔六〕;仁,文之愛也〔七〕;義,文之制也〔八〕;智,文之輿也〔九〕;勇,文之帥也〔一0〕;教,文之施也〔一一〕;孝,文之本也〔一二〕;惠,文之慈也〔一三〕;讓,文之材也〔一四〕。象天能敬〔一五〕,帥意能忠〔一六〕,思身能信〔一七〕,愛人能仁〔一八〕,利制能義〔一九〕,事建能智〔二0〕,帥義能勇〔二一〕,施辯能教〔二二〕,昭神能孝〔二三〕,慈和能惠〔二四〕,推敵能讓〔二五〕。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二六〕。

〔一〕 頃公,單襄公之子也。

〔二〕 經緯天地曰文。

〔三〕 胙,福也。天之所福,小則得國,大得天下也。

〔四〕 文者,德之總名也。恭者,其別行也。十一義皆如之。

〔五〕 忠自中出,故為文之實誠也。

〔六〕 孚,覆也。

〔七〕 仁者,文之慈愛。

〔八〕 義所以制斷事宜也。

〔九〕 智所以載行文德。

〔一0〕謂以勇帥行,其心義。

〔一一〕所以施布德化。

〔一二〕言人始於事親,故孝為文本也。

〔一三〕慈,愛也。

〔一四〕材,用也。

〔一五〕言能則天,是能敬也。

〔一六〕帥,循也。循己之意,恕而行之,為忠也。

〔一七〕思誠其身,乃為信也。易曰“體信,足以長人”也。

〔一八〕言愛人乃為仁也。

〔一九〕以利為制,故能義也。

〔二0〕能處立百事,為智也。

〔二一〕修義而行,故能勇。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二二〕施其道化而行,能辯明之,故能教。

〔二三〕昭,顯也。尊而顯之,若周公然。

〔二四〕慈愛和睦,故能惠也。

〔二五〕與己體敵,猶推先之,故能讓。

〔二六〕夫子,晉周也。

  “天六地五,數之常也〔一〕。經之以天,緯之以地〔二〕。經緯不爽,文之象也〔三〕。文王質文,故天胙之以天下。夫子被之矣〔四〕,其昭穆又近,可以得國〔五〕。且夫立無跛,正也;視無還,端也;聽無聳,成也〔六〕;言無遠,慎也。夫正,德之道也〔七〕;端,德之信也〔八〕;成,德之終也〔九〕;慎,德之守也〔一0〕。守終純固,道正事信,明令德矣〔一一〕。慎成端正,德之相也〔一二〕。為晉休戚,不背本也〔一三〕。被文相德,非國何取!〔一四〕

〔一〕 天有六氣,謂陰、陽、風、雨、晦、明也。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

〔二〕 以天之六氣為經,以地之五行為緯,而成之也。

〔三〕 爽,差也。

〔四〕 質文,其質性有文德也。被,被服之也。言文王質性有文德,故能得天下。晉周則被服之,可以得國也。

〔五〕 父昭子穆,孫復為昭,一昭一穆,相次而下。近者,言周子之親與晉最近。

〔六〕 成,定也。

〔七〕 德之道路。

〔八〕 端愨故信。

〔九〕 志定故能終也。

〔一0〕守,守德也。

〔一一〕言周子明於善德也。

〔一二〕相,助也。慎成端正,覆述上事,為下出也。

〔一三〕休,喜也。

〔一四〕被服文德,又以四行輔助之。非國何取,言必得國也。

  “成公之歸也,吾聞晉之筮之也〔一〕,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終,君三出焉〔二〕。’一既往矣,後之不知,其次必此〔三〕。且吾聞成公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曰:‘使有晉國〔四〕,三而畀驩之孫〔五〕。’故名之曰‘黑臀’,於今再矣〔六〕。襄公曰驩,此其孫也〔七〕。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誰?且其夢曰:‘必驩之孫,實有晉國。’其卦曰:‘必三取君於周。’其德又可以君國,三襲焉〔八〕。吾聞之大誓,故曰:‘朕夢協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九〕。’以三襲也〔一0〕。晉仍無道而鮮冑,其將失之矣。〔一一〕必早善晉子,其當之也〔一二〕。”

〔一〕 成公,晉文公之庶子成公黑臀也。歸者,自周歸晉也。趙穿弒靈公,趙盾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蓍曰筮,筮立成公也。

〔二〕 乾下乾上,乾也。坤下乾上,否也。乾初九、九二、九三,變而之否也。乾,天也,君也,故曰配,配先君也。不終,子孫不終為君也。乾下變而為坤,坤,地也,臣也。天地不交曰否,變有臣象。三爻,故三世而終。上有乾,乾,天子也。五體不變,周天子國也。三爻有三變,故君三出於周也。 案:“乾,天子也”下,公序本有“五亦天子”四字。

〔三〕 一,謂成公,已往為晉吾。後之不知,不知最後者在誰也。其次必此,次成公而往者,必周子也。

〔四〕 規,畫也。臀,?也。

〔五〕 畀,予也。三世為晉君,而更予驩之孫也。驩,晉襄公之名也。孫,曾孫周子也。自孫已下皆稱孫,詩曰“周公之孫”,謂僖公也。

〔六〕 賈侍中云:“於今,單襄公時也。晉厲公即黑臀之孫也,黑臀之後二世為君,與黑臀滿三世矣。”唐尚書云:“時晉景公在位,成公生景公,故言再。”昭謂:魯成十七年,單襄公與晉厲公會於柯陵,後三年而單襄公卒。其歲厲公弒,則襄公將死時,非景公明矣。賈君得之。 案:“魯成十七年”,攷異卷一:“案‘七’當作‘六’,辨見前篇。”

〔七〕 此周子者,晉襄公之孫也。

〔八〕 襲,合也。三合,德、夢卦也。

〔九〕 大誓,伐紂之誓也。故,故事也。朕,武王自謂也。協,合也。休,美也。祥,福之先見者也。戎,兵也。言武王夢與卜合,又合美善之祥,以兵伐殷,必克之也。

〔一0〕言武王夢、卜、祥三合,故遂克商有天下。今晉周德夢、卦亦三合,將必得國也。

〔一一〕仍,數也。鮮,寡也。冑,後也。〔晉厲公數行無道,晉公族之後又寡少,將失國也〕。

〔一二〕晉子,周子也。

  頃公許諾。及厲公之亂,召周子而立之,是為悼公〔一〕。

〔一〕 亂,謂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