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九吳語
1、趙王句踐命諸稽郢行成於吳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一〕。大夫種乃獻謀〔二〕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三〕。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四〕。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五〕,勝未可成也〔六〕。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七〕不可以授命〔八〕。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九〕,以廣侈吳王之心〔一0〕。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一一〕,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一二〕。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一三〕,乃無有命矣〔一四〕。”

〔一〕 夫差,太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句踐,祝融之後、允常之子,羋姓也。鄭語曰:“羋姓夔越。”世本亦云:“越,羋姓也。”魯定十四年,吳伐越,越敗之于檇李,闔廬傷而死。後三年,夫差伐越,報檇李也。越逆之,自江至于五湖,吳人大敗之於夫椒,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在魯哀元年。

〔二〕 種,越大夫。獻,進也。

〔三〕 庸,用也。

〔四〕 申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子胥也,名員。魯昭二十年,奢誅于楚,員奔吳,吳與之申地,故曰申胥。華登,宋司馬華費遂之子。華氏作亂於宋而敗,登奔吳,為大夫。簡,習也。挫,毀折也。

〔五〕 決,鉤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眾必化之,猶一人善射,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

〔六〕 成,猶必也。

〔七〕 素,猶豫也。履,行也。

〔八〕 授命,猶鬥命。

〔九〕 戎,兵也。約,卑也。成,平也。言不如設兵自守,卑約其辭以求平於吳,吳民必喜。

〔一0〕侈,大也。

〔一一〕言越不足畏。

〔一二〕寬,緩也。

〔一三〕奪之食,稻蟹之屬。燼,餘也。

〔一四〕吳無復有天命矣。

  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一〕,曰:“寡君句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二〕,敢私告於下執事曰:昔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三〕。天王親趨玉趾,以心孤句踐〔四〕,而又宥赦之。〔五〕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六〕。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今句踐申禍無良〔七〕,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垂之小怨〔八〕,以重得罪於下執事〔九〕?句踐用帥二三之老〔一0〕,親委重罪,頓顙於邊〔一一〕。

〔一〕 諸稽郢,越大夫。

〔二〕 布,陳也。幣,玉帛也。顯,猶公露也。

〔三〕 見禍於天也。得罪,謂傷闔廬。言天王,尊之以名。

〔四〕 趾,足也。孤,棄也。

〔五〕 宥,寬也。

〔六〕 繄,是也。是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

〔七〕 申,重也。良,善也。

〔八〕 遠邑稱鄙。言吳侵越之邊垂,心懷怨恨。

〔九〕 重得罪,謂報見侵也。

〔一0〕家臣稱老,言此謙也。

〔一一〕委,猶歸也。邊,邊境。

  “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一〕。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二〕。句踐請盟:一介嫡女,執箕?以(日亥)姓於王宮〔三〕;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四〕春秋貢獻,不解於王府。天王豈辱裁之〔五〕?亦征諸侯之禮也〔六〕。

〔一〕 察,理也。屬,會也。殘伐,謂隳會稽。

〔二〕 若禦寇之號令。

〔三〕 一介,一人。(日亥),備也。姓,庶姓。曲禮曰:“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

〔四〕 槃,盛盥器。晉語曰:“奉匜沃盥。”御,近臣宦豎之屬。

〔五〕 豈能辱意裁制之。

〔六〕 征,稅也。此亦天子征稅諸侯之禮。

  “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一〕。’今天王既封植越國,以明聞於天下〔二〕,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三〕雖四方之諸侯,則何實以事吳〔四〕?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五〕!”

〔一〕 埋,藏也。搰,發也。

〔二〕 封植,以草木自喻。壅本曰封。植,立也。明,顯也。 案:“明,顯也”下,公序本尚有“聞於天下,言天下備聞也”十字。

〔三〕 芟草曰刈。勞,功也。

〔四〕 實,實事也。

〔五〕 秉,執也。義,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