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暇无为南面王




  有人说,庄子既然主张“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为什么在《庄子》书中找不到赞扬为王、鼓励做官的事例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注意庄子学说中的一个特点。在《庄子》书中讲了很多逃避为王、逃避做官的故事,并且还专门了一篇《让王》的文章,而却没有赞扬为王、鼓励做官的故事。这是客观事实。这个事实好像与其治国的理论不全吻合,但是细细考察起来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其内在原因。

  说起原因,在庄子看来,大概有四点:一是因为,他处的时代,已是天下无道的时代,不能为王、做官。二是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为王、做官就会违背无为、自然,背逆天地之道。三是因为,在这样的世道下为王、做官与养生保身不能相容,二者择一,以养生保身为先。鉴于上述原因,所以有了第四点,那就是有高尚情操的人以为王、做官为耻,以让王、避官为高。

  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只是在理论上主张天下有道则与世皆昌,而在实践中只能劝告人们修德养闲,不要做那南面的君王。因为在他看来,当时已经不是那与物皆昌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