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原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

  也无力。 《逍遥游》

  [要义]

  全部原文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意思是说,水积存的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劲头。倒一杯水在屋内凹地上,小草就是船了,放上杯子就着地了,因为水浅而船大。风的蓄积不强大,那么它鼓动大翅膀就没劲头。大鹏高飞九万里,是由于大风在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翱翔云霄,碰不到任何阻碍,才将飞往南海。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曾说过:“空口袋难以自立。”可以作为这段话的主题,勉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们,要努力学习打基础,不断用知识武装充实自己,为将来踏上社会大干事业做好坚固的铺垫,一个人早年的艰苦努力和中晚年的辉煌成就完全是正比关系。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大器晚成”,都是勉励人们培本固根打好基础,基础坚牢,资本雄厚,学养渊博,德才兼备,终生立于不败之地。

  人就如一棵树,根深土厚,则茁壮茂盛,必成参天大树栋梁材;根浅细土贫薄,则生长无力,恹恹欲睡,到老也是又细又矮的小材料,只能够个二檩、解个扁担罢了。因此要想成为撑柱国家的栋梁,必须进行艰苦持久的“培土固根”,大器之所以成为大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晚成,因其晚而准备充足。大文豪鲁迅先生三十七岁才发表作品,冲飞惊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终成一代文坛领袖;乡士作家刘绍棠十七岁发表作品,过早成名,过早恋爱,心浮气躁,最终也没有几部象样的大作。多产并不意味着质量高,很多人著书等身,却都是泛泛之作,没渗入几个创造细胞,不久就默然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