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贝聿铭破解中银大楼风难题

作者:廖小东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银行邀请贝聿铭设计在香港与北京的大楼,怀着一种报恩的心态,贝聿铭出色地完成了大楼设计。从中可以看到,贝聿铭此时的设计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因地制宜、居中守正、顺势而变、以无法为法。
  
  中银与汇丰
  
  如果你到香港去旅行,会看到一座闪闪发亮的剑状建筑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它与附近的蓝色海水相互映照,熠熠生辉。导游会告诉你,那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大楼。
  设计这一杰作的就是贝聿铭。
  贝聿铭是在1982年接受建设香港中银大楼的设计专案的,其实,此事在1980年就开始谈了。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对贝聿铭来说是一项无法回绝的业务。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一岁。贝聿铭的童年曾在香港度过一段时间,小时候,他经常在街上乱逛,最喜欢到咖啡厅闻咖啡豆的香味。有时,他会到中国银行去玩,守门的印度士兵知道他是行长的贵公子,也不拦他,还会用蹩脚的中文和他打招呼。可见,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对他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当中国银行的董事向他提出请求的时候,贝聿铭很快就答应了。
  然而,香港却鲜见贝聿铭的作品,他只贡献了一幢普通的盒式玻璃建筑。贝聿铭没有进一步参加香港的建设,原因是香港从来没有给他提供过他喜欢的那种建筑项目。在香港的英国人则喜欢聘用英联邦国家的建筑师。
  20世纪80年代晚期,汇丰银行邀请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设计总部大楼、汇丰银行是英国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在整个亚洲以“最佳银行”著称。福斯特接手项目后,大胆创新,设计了一幢类似于宇宙飞船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汇丰银行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幢未来主义风格的大楼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昂贵的建筑之一。它使香港成了建筑界中体现先进建筑思想的城市。
  汇丰银丰在香港的新总部大楼极大地提升了汇丰在香港业界的地位。这个时候,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坐不住了,觉得有必要建一幢超过汇丰银行的新总部大楼。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上海,汇丰银行就因为业务竞争与中国银行在建筑上大唱对台戏。在推行经济自由主义的城市中,银行是极其重要的机构。几十年中,这两家银行争相建设日益气派的大楼,和对方一比高低,彰显自己的实力。汇丰银行曾这样要求建筑师:“请给我们建造全世界最好的银行。”
  经过研究,中国银行决定建一幢比汇丰银行总部大楼稍微高一些的大楼。此外,中国银行也打算在大门口放一对狮子,比守护汇丰银行的那一对外貌更为凶猛。
  除了比拼实力的原因外,中国银行请贝聿铭担任香港分行总部大楼的设计师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80年代初,经过中英双方艰难的谈判,撒切尔夫人终于在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的协议上签了字。贝聿铭所设计的新香港分行大楼就必然要象征香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未来前景。这幢建筑必须使汇丰银行的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相形见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此外,它必须让香港的那些资本家们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一定会继续繁荣昌盛。用贝聿铭的话说,它应该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抱负”。
  然而,要超越福斯特那座里程碑似的银行大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贝聿铭面临着三个挑战。
  一是资金悬殊。汇丰银行有十亿美元预算作后盾建造大厦。贝聿铭却没有这样优厚的条件,中国银行只能给他1.3亿美元的资金。
  二是地理位置不佳。汇丰那座大厦建在港湾边沿,位置显要,面积大。而中国银行的地皮位于交通要道中间,面积小,高架公路从三面把那里框死,根本无法找到一个现成的入口。
  三是风水问题。香港是一个十分迷信风水的地区。二次大战时,日军总部曾占领过中国银行那块地皮。许多香港人相信,那些受尽折磨的囚犯依然阴魂不散,在那一带作怪,那是一块不吉利的地皮。
  虽然有诸多不利的因素,但是,贝聿铭还是发现了那块地的一个优点,由于所处位置正好在机场飞行航道之外,新建筑不像机场以北的建筑受到高度限制,想建多高就可以建多高。
  贝聿铭想,要在如此不利的地皮上建造出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就必须把大楼造得非常高,建筑有一定高度后才能产生气势,才能俯瞰香港的其他建筑,才能将维多利亚港与九龙的景色一览无余。他这种纯粹依靠垂直高度的表现手法与香山饭店的朴素风格相比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来竖起一座摩天大厦呢?什么样的结构看起来既坚固又优雅呢?
  在传统的高层建筑中,大楼重量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楼越高,支柱越粗。建筑师们为了防止大楼侧面发生摇摆就给建筑物绑上横向拉结条,以求稳定。由于香港经常受台风袭击,其横向拉结条的标准是纽约的两倍。如果换了一位不像贝聿铭那样敢于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在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充分的情况时,也许就满足于建造一幢标准的五十层盒式楼。然而,汇丰那幢大受赞扬的银行大厦就坐落在两个街段之外的地方。不可避免的竞争促使贝聿铭必须尝试一切建筑形式。考虑到资金、地皮都不如对手,贝聿铭觉得要想取胜就必须在设计和技术上下功夫。
  从香山饭店回美国后不久,贝聿铭一家就到卡托那的住宅过周末。在度周末的时候,他顿悟到,中银大厦要像一根竹子,竹子节节高能体现向上的精神,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还符合中国推行现代化的坚定决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建筑结构具有柔韧性,不易折断。这个灵感出来后,贝聿铭兴奋不已,让贝建中把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子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体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点。
  模型做好后,贝聿铭把图纸和由那捆柱子发展成的模型给朋友莱斯利·罗伯琛看。罗伯琛是一位著名建筑工程师,曾设计过毁于“9·11”恐怖事件的世贸中心的塔楼。罗伯琛看后赞叹不已,说:“贝聿铭非常有灵感。他对建筑物、对人、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最根本的直觉。他经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些感觉,但你绝对可以信赖他对建筑的直觉。”
  贝聿铭的这种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省钱。设计方案之前,中国银行高层官员就对贝聿铭说,中银大厦所能提供的钱不多,希望你能用最少的钱建最漂亮的摩天大楼。贝聿铭成功地设计了大厦的框架系统后,成本大为下降,原因在于大楼所有的垂直承受重力由位于建筑底座上的四个角的柱子来承担,这种创新的结构将钢材的使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