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天气可以改变历史

作者:[美]劳拉·李 编著 林文鹏 蔡和兵 译




  失踪的殖民地
  
  1590年8月17日,约翰·怀特从英格兰出发,经历漫长的海上旅途终于抵达美洲洛亚诺克岛。树木枝叶繁盛。明媚的阳光下,长尾小鹦鹉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怀特马上就要与他的女儿埃莉诺、女婿亚拿尼亚·戴尔以及外孙女弗吉尼亚·戴尔——第一个出生在美洲的英国夫妇的孩子——团聚了。他们的殖民地有一百多位移民,怀特就是他们的总督。怀特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他在殖民地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画详细的地图以及美洲本土动植物和人的素描。
  怀特的殖民地并不是欧洲人首次尝试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洛亚诺克岛定居。首支探险队全由男性组成,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块合适的居住地,留下15人,然后派船回去接新一波的殖民者,包括女性和儿童。
  洛亚诺克岛的本土居民开始对这些欧洲移民很友善。但就在那艘英国船只离开以后,首个殖民地的指挥官拉尔夫·莱恩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土著人,从而使他们对这些欧洲人的态度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印第安人开始攻击外来者。原殖民地的15个成员失散后再也没有找到。
  与此同时,包括怀特及其家人在内的第二批殖民者正驶向一片新的土地以及一个充满光明的崭新未来,全然不知道那里发生的一切。他们的计划是先去接留守在第一个殖民地的15个人,然后继续航行到切萨皮克湾,在那里他们将建立一个新城镇。但是当他们到达原先的殖民地时,只看到废弃烧焦的房屋。沮丧的他们没有回到船上,就在前殖民者定居的地方搭起帐篷,不再沿着海滩继续前进。
  他们花了一个月来垦地、引水、重建房屋。一个月以后,每个家庭都可以舒适地待在新家了,他们于是派船回到英格兰去采购供给。当约翰·怀特亲吻女儿,登上轮船时,他根本想不到这将是他们的永别。整个航程本来只需三个月,但是英国和西班牙爆发了战争,所有可以获得的船只都被征用参战。过了三年多,他才被允许回到美洲的家人和朋友身边。
  怀特没有盼到家庭的幸福团聚。他慢慢走进先前的定居点,结果只看到废弃的堡垒、几件金属物品以及一根刻有“CRO”三个字母的柱子。过了一会儿,他又找到一条刻在另一棵树上的信息:“Croatoan”。
  再寻找也没有用,但怀特很肯定他知道信息的含义——这些殖民者一定是到克柔投安(Croatoan)岛去与友好的美洲土著人生活在一起了。他恳请探险队的船长向克柔投安航行,去寻找他的家人。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制订出航海路线图,一阵飓风扯断了一艘船的船锚,其他船锚也被抛得上下翻飞,船长们都害怕被船锚砸得粉碎。他们拒绝在卡罗莱纳海岸再多待一分钟,立即回到港口整修船只并过冬。那阵狂风使得洛亚诺克岛移民的命运始终成了一个谜。橡树桩上刻的“Croatoan”一词仍然是这个著名的失踪殖民地的唯一线索。它一直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而耸立到1778年。
  这些殖民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很可能也遭到了天气的破坏。通过研究树木年轮,科学家发现1587年至1589年间美国东部海岸遭遇了极度的干旱,是那个地区800年来最为干旱的时期。当食物变得稀少后,毫无准备的移民要么饿死,要么为了争夺资源与邻近的部落爆发战争。有些学者认为殖民者被印第安人俘虏后卖为奴隶了。其他人则想像事情要平静得多。可能英国人向内陆迁移,进入友好的美洲土著人地域,在那里与他们通婚,然后逐渐分散开去。
  第一殖民地基金会的一群考古学家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他们开始在罗利公园堡垒进行挖掘,寻找人工制品和线索。问题之一在于没有人能肯定第一殖民地的确切位置。多年来,植被、沙土,甚至可能还有水已完全覆盖了脚印。地下水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岛屿400米的高度可能已经沉入海面以下。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如果你想统治一个国家,最好让你的人民能吃饱饭。最能证明这个原理的历史事件恐怕要数法国大革命了。巴士底狱的咆哮,《人权宣言》的起草,路易十六国王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被推翻以及最后被处死,所有这些都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如果不是因为一场干旱和一场猛烈的雹暴,这一切又都可能不会发生。
  1788年的春旱在法兰西王国最困难的时候来临。这个国家已经因为帮助美洲殖民者与英国作战导致债台高筑而陷于经济危机,而且它还没有从三年前的另一次严重干旱中完全恢复过来。前一次干旱时,农民收割的粮食不够喂养牲畜,他们只好屠宰了许多牛和马,结果导致肥料危机。牲畜的排泄物是用来为田地施肥的重要农业产品,没有这些肥料,农民就无法补充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许多农田因此而休耕。
  在大革命爆发前,法兰西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近90%的人口为第三等级,也就是比前面两等级——贵族和教士——地位低的平民。他们耕种的田地都很小,绝大多数人只有不到1公顷的地。他们的食物几乎全部靠面包。田里不产粮食,面包也没法做。
  1788年,各处乡村的庄稼收成都不好,面包价格也开始飞涨。以前花一半多一点的收入来买面包的佃户如今要花85%的收入才能买到。
  随后,对农作物的最终打击呼啸着从天而降。1788年7月13日,周长达40厘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
  严寒导致河水结起厚厚的冰,水磨无法运转,粮食无法运输。法国政府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在巴黎建造人力磨坊来磨面粉。天气如此寒冷以至于储藏在酒窑里的葡萄酒都结了冰,酒桶爆裂。本来冰雹就导致葡萄收成减少,加之经济不景气,葡萄酒的销售也很缓慢。如此一来,葡萄酒商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随着面包变得越来越稀罕,饥饿的民众也越来越愤怒,暴力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从1788年的冬季一直到1789年的夏天,他们抨击固定不变的粮食价格,强行打开粮仓,毁坏记录农民封建义务的档案文书。因为害怕遭到破坏、抢劫、偷盗以及其他更可怕的后果,部分面包店被迫关门。有时还必须派士兵来保护面包师的人身安全。
  毁灭性的雹暴之后的一年里,面包的价格涨到最高。在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的那一天,面包的价格也达到最高点。法国人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浇灌他们的庄稼,这反映在法国国歌《马赛曲》中充满血腥的字眼——“前进!前进!用肮脏的血做肥田的粪料!”
  随着象征皇室暴政的巴士底狱的陷落,动乱演变成彻底的革命。路易十六的王权乃至所有欧洲国王的神秘开始终结。
  
  雨云终结了飞艇时代
  
  在众人热衷于太空竞赛的今天,很少人会提到一项早期的科技竞争——飞艇竞赛。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飞艇就像是前卫的运输工具。与飞机不同,飞艇很安静,燃料成本较低,而且客舱的内部宽敞又豪华。德国和苏联都参与了飞艇竞赛,致力于生产最大、最令人赞叹的飞艇,以展现本国的超级技术。然而在1937年5月6日,飞艇时代突然终结了,当时“兴登堡号”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着陆时突然起火燃烧。多年来,“兴登堡号”一直被认为是毁于氢气爆炸。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则提出,兴登堡号是普通雨云的牺牲品。
  飞艇时代始于1900年7月2日,比第一架飞机起飞早了三年。那一天,退休的德国陆军准将斐迪南·范·齐柏林伯爵,驾着第一艘硬式飞艇飞行了18分钟。1910年,这艘硬式的“德国号”成为第一艘商业飞艇,而且从1910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德国飞艇飞行了172498千米,载运了超过3.4万名乘客,没有人伤亡。
  齐柏林和他的赞助人花了不少时间才使德国军方相信飞艇有很大的军事用途。等德国军方真正理解后,他们就全面采用。当英国、法国、意大利及美国的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在使用软式小型飞艇时,德国人就建造了一支令全世界称羡的军用飞艇舰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