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QQ帮主:一个IT骄子的骄人业绩

作者:刘世英 李良忠




  马化腾,广东潮州人,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m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e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腾讯QQ)。时隔不久,QQ的靓影风靡全国,成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最爱。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马化腾依旧一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脸庞清瘦,永远显得有些稚气,像极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见过马化腾本人,再想想他的亿万身家,只能发出一声毫无新意却切中要害的感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深圳大学:马化腾出道之地
  
  1984年,年仅13岁的少年马化腾随父母迁到了深圳,在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里,马化腾度过了流金溢彩的少年时代。马化腾在家人的翼护下读完了初中和高中,高考之后,他仍然没有离开深圳,就近上了深圳大学。比起国内许多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不惜负笈万里,离乡背井,马化腾太幸福了。
  马化腾曾经迷恋过天文,也曾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志向往往取决于成长的环境。马化腾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想,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大力宣传科学是分不开的。但是现实又告诉人们,理想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人最终的人生道路,许多人在理想破灭之后都曾无奈地感叹,“世界真无奈”。马化腾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天文学家,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至于其中是马化腾的自主选择,还是校方调配的结果,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化腾的这一次选择非常成功,直接造就了如今这个春风得意的IT巨子。而马化腾自己则不无幽默地说:“毕竟天文太遥远了。”
  深圳大学在国内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但是身处深圳特区,发展速度相当惊人。短短20多年时间里就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商界精英,例如产销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和腾讯董事长马化腾、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张志东等等。
  马化腾在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早期表现的一些特长连老师也自叹弗如,马化腾在校期间,经常利用这点天赋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编一些小程序把学校机房的电脑硬盘锁死,时常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作为中国第一代黑客的他也是各种病毒的克星,普通的病毒对他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让学校的老师也经常向他不耻下问。
  经历了几年的大学生活,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天赋逐渐被打磨成形,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股霸卡:马化腾信奉实用主义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顺利毕业,并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术进入润迅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职务,从事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润迅公司成立于1990年。初期主要经营寻呼业,凭借“市场主导、技术先行”的经营理念,率先推出全国卫星联网、秘书台及粤港台等一系列服务,迅速成为中国南方寻呼行业的知名企业。
  年轻的马化腾在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上干得如鱼得水,出色的业务水平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很快升任为部门主管。
  在润迅工作期间,马化腾很快明确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实用主义”,这个理念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一直顺风顺水,马化腾认为: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也许软件工程师会为某个“万能”的软件程序而感到无比骄傲,但是对于软件的使用者来说,方便实用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花哨的精美的程序于他们而言,一点使用价值都没有。
  马化腾的“实用主义”理念首先在他所开发的“股霸卡”上得到验证,在他担任润迅公司开发部主管时,正逢中国人炒股炒得如痴如狂的时候,马化腾眼光独到地从中发现了商机,当即与人合作,开发出针对股民的“股霸卡”,结果这个软件一炮而红,当年在赛格电子市场几度脱销。
  轻易地小发一笔之后,马化腾在圈子里名气大增,在众圈友的眼里,他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电脑专家。因为工作的原因,马化腾所认识的圈友大多都是小有实力的小“boss”,他们需要马化腾为自己编写一些实用的小程序,而马化腾也通过这些源源不断的外块,很快地小有积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近朱者赤。开发“股霸卡”给马化腾带来了另一个机遇,不知不觉间,马化腾自己也一头扎进了股市。有着敏锐而坚韧个性的马化腾似乎特别适合在诡异莫测的股海弄潮,很快创下了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的辉煌战迹。这个小小的部门主管奇迹一般拥有了百万身价,财富之门向这个幸运的年轻人轰然洞开。
  
  兼职也疯狂:超级网虫“马站长”
  
  小有积蓄的马化腾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旧不显山不露水地呆在润迅公司,这一呆就是5年。如同当初他炒股一样,他耐心地等待着一个奋起的机会。对他来说,贸然行事并非他喜欢的风格。他在等待,他在寻找,等待合适的时机,寻找合适的项目。
  这段时间,马化腾唯一做出的一项投资就是建立了慧多网深圳站。在真正的Intemet普及之前,慧多网是许多网迷提前体验网络乐趣的途径,马化腾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早就接触了慧多网,不经意间,居然成了一个“史前网虫”。马化腾说:“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终于有一天,他主动联系慧多网方面,要求成立慧多网深圳站。自己投资5万元,在家里牵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从此成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
  确切地讲,这时候的马化腾并没有利用慧多网干出什么大事业。冲动只是出于爱好,就像美食家偶尔也想小试一把厨艺一样。所以他白天仍然在润迅公司当他的软件工2002年时的创业团队左起,马化腾、陈一丹、许展哗、曾李青、李志东程师,业余时间几乎全投入到他的网站上。
  这段时间里,马化腾“忙得不可开交”。辛苦的结果是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那时的慧多网并不像现在的英特网一样遍地黄金,马化腾忙乎的结果是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其中包括网易的老总丁磊。
  就在马化腾悠然自得地冲浪慧多时,国际互联网正在养料充足、气候宜人的环境下如同藤蔓一样肆意生长。绿色的浪潮飞速漫过辽阔的太平洋,在亚洲这块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上找到了广阔的生长点。一个伟大的网络时代来临了,流行于国内的一些小型互联网万流归宗一般纳入了席卷世界的大潮中。
  
  ICQ:无可奈何花落去
  
  由以色列人首先开发的ICQ当然是国外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它的出现开创了即时通讯的先河。
  ICQ一经推出,便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通讯方式。甚至在当时互联网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