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人应该审美地生活

作者:沈善增




  《心经摸象》 沈善增著
  
  
  说审美地生活,第一层意思,就是在生活中自觉运用观照功夫。
  美在发现。西方美学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是美学的根本问题,因此,对“美”与“美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近年来,随着我对东方哲学的理解的加深,我发现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是错的。逻辑是人的一种心智能力,审美也是人的心智能力。这两种不同的心智能力,都是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手段,但指向是不同的。逻辑求的是“真”,求的是确定性、单纯性、统一性。审美求的是“美”,求的是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西方美学其实是用逻辑的方法来求“美”、研究“美”,这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倒是那些西方的艺术家一语道出了美的真谛,美在发现,就是这样的至理名言。美不像颜色只要看到、香气只要闻到、滋味只要尝到、热水袋只要摸到,就能感觉到的,美要你去发现。怎么发现美?就要对事物作凝神观照。譬如你去参观一个画展,你觉得那些画都很好看,你因此心情很愉快,但这还难说你已经获得审美的愉悦了。只有你被某幅画深深吸引,你不由自主地在它面前伫足停留,流连忘返,觉得心弦上有一点被什么东西扣动了,觉得画幅里有什么气息扑面而来,它使你好像想起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你才发现了美,体会到了审美的愉悦。凝神观照,凝神很重要,凝神就是“定”,定能生意,定也能生美、生乐。
  有话说得好,人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所以,要发现美,先要有想发现美的心。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这“爱美之心”,就像众生皆有的“佛性”一样,常常是被遮蔽、被异化、被扭曲的。所以爱美之心(审美的心智能力)既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当今中国,作为家长、学校,对下一代的教育,大多忽略了审美心智能力的培养,这是造成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人格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常常觉得今天的青少年“身在福中不知福”,这跟我们将优裕的物质条件等同于幸福的观念不无关系。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对一个牙齿痛、口腔溃疡、没胃口、拉肚子的人来说,是享受吗?相反,对一个食欲旺盛的人来说,粗茶淡饭也能吃得很香。后天怎么培养爱美之心,就像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一样,多观照、多去发现,审美能力就会增强。中国人说自得其乐,自寻烦恼。其实快乐也要去自寻。你自寻快乐,快乐就会多来,生活中就会充满快乐。自寻烦恼,烦恼也会多来,生活中也会充满烦恼。境由心造,这话是一点不错的。
  审美地生活的第二层意思是,从处世态度来说,要像进行审美活动一样,情感既投入,又超脱。
  审美活动,譬如看戏,一定要情感投入,心不在焉,再好的戏也引不起审美愉悦;但如果情感太投入,把台上演的完全当真事,甚至要冲上台去,参与戏中,那也失去了审美愉悦。又譬如文学创作,情感不投入,像写作机器那样设置情节、描写场面、炮制对话,创作过程就毫无审美愉悦可言;但如果情感太投入,就会觉得字字是自己呕心沥血铸成的,一字不易,这样,就无法对自己的作品保持清醒的意识,在听取别人意见后再作精益求精的修改。而他从创作过程中所得的愉悦,实际也是大打了折扣。
  审美活动,以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这个目的就在过程中实现。不能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就不是真审美。就像一个古字画收藏家,如果他对古字画的兴趣点,集中在作品的真伪、它的市场价、升值空间,那么,这字画鉴赏,就不是审美活动;因为低价买进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产生的狂喜,也不是审美愉悦。
  有言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认为这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不问收获,不是不要收获,而是不太在意收获。这固然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只要好好耕耘了,必定会有好的收成,也因为他在耕耘过程中已经收获了精神的乐趣,他是真喜欢耕耘、热爱耕耘,这样,物质的耕耘倒反成了副产品。在艺术上有过人成就者,一般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一定是把他从事的艺术视作金不换的天下第一乐事。而如果把人生过程看作审美过程,看作追求完美的过程,把人生艺术化,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美轮美奂的。使自己心旷神怡,令他人赏心悦目。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6月版
  责任编辑:钱震华
  定价: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