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海归成功创业“秘笈”

作者:常兆华




  今我深感幸运的是,我在美国的创业经历使我“免费”体验了创业的艰辛和刺激(不可避免的周而复始的大起大落和商战的残酷无情,以及令人激情澎湃的循环式或阶段式的成功),从而使我在回国创业时,有了充分的面对困境的思想准备和一个平淡坦然的对待成败和荣辱的心态。但即使如此,在国内创业的前几年也着实让我品尝了人问的许多多酸甜苦辣,几年的个人经历比以前几十年的经历总和还要丰富曲折。综合回国创业八年的经验教训,我将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体会记录在案,不妨在此抛砖引玉,愿与海归创业者交流,也希望对以后的创业者有所借鉴。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留学生从商,跨出背水一战的第一步甚难,而端正自我心态,克服文人相轻的观念及走出己不如人的心理误区则更难。天下最能束缚人发展,从而难以体现自己价值的,莫过于自己心灵上的牢笼。君不见一项体育世界纪录被打破了,接下来更多的人会马上打平或者打破这项世界纪录;自从喜马拉雅山被第一个探险者征服后,不知道又有多少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将这座看似高不可攀的世界第一高峰踏在r脚下、生活中许多常人认为看上去不合常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旦有人做了,其他人也会做得到,并且觉得不过如此。一个创业者与常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不受束缚的心灵。一个人在其自我提升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物莫过于他的心,一旦超越了自己,外界的万事万物、千难万险就都变得可以超越了。
  我在国外遇到过许许多多的留学生,不少人都表达了回国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几年后遇到同样的人,除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外,别无其他的变化,还是像祥林嫂一样在重复着与回国创业有关的同样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才华横溢的同胞们回国创业的可能性愈来愈小。我对此也深有感触,觉得他们首先输在了患得患失和优柔寡断上。其次,很多留学生的创业理想最终变为南柯一梦,不得不毕其一身在海外“苦熬”,还受害于与亲朋好友无休止的商量和探讨上。岂不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寻常事可找寻常人商量,非常事应找非常人商量,没人做过的开天辟地创造性的东西就只能与自己商量了。古今中外有许多鼓励先行者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坐而语不如起而行:一百个理论不及一个实践。
  
  超前意识与后天努力
  
  尽管决定海归创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种失败是其“出身”或者说“天命”就注定了的。似设一个创业者需要做100件事情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如果做错了选题这一件事情,即使其余99件事情都做对了,结局也只能是失败;反之,如果99件事情都做错了,而选对了项目,则还有扳回局面的可能性。
  如何在我们国家还不大宽容失败的社情民意下,在“天气晴朗,土壤贫瘠”的基本国情下创业,并保证有所收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乱播种,要学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小豆不行种大豆,大豆不行种土豆。如果光知道如何种小豆,不知如何种大豆利土豆,那就今年不行明年种,明年不行后年种,后年还不行那就此处不种它处种。如果到处乱种,其最终结果是颗粒无收,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家人、股东、员工等)。我这里讲的种子指的是选题,更进一步地讲,就是“产品、技术和市场”。我自己个人的策略(实际上也是我们公司的策略)是选择其市场和技术均在国外得到验证的产品。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技术和市场中至少有一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是一种创新。
  很多知识分子都有技术至上的固执,以“把玩”产品设计为乐,从而白白失掉了许多市场“先机”。大多数职业经理人经常会说,公司的运作应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标准,但创业者没有这样的奢侈条件可以作参考,创业者经常是见常人之未见,有一定远见和超前意识的人,是预见和创造市场需求的人。孙子兵法讲: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日,闻雷霆不为聪耳。一个人做出了不一般的事情,那他一定是很早知道(听、看)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很早就明白了一般人不明白的道理。从看似平凡、微乎其微的事物中,发现或悟出隐含的不平凡的大道理,才为真本事。
  在选题时还要注意只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的时候,你自己有限的努力才会与无限的社会资源形成合力,而只有这样才会使无限的社会资源为你所用。有非常功,必待非常之人,此乃天地之道。在选题时,还要在追求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之间作出选择。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需要长时期高投入,因而在选项时留学生立意要高。古人曰:先立乎其大者远,伏久者必飞高。
  
  心态与自我定位
  
  留学生在我国基本上是春风得意的,但就海归创业者来讲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尽管在学问、观念、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与社会交往,为人处世方面却处于明显的弱势,基本情况是脑袋大、钱袋小,知识多、经验少,多出身于科研,没有将公司做大的经验。
  虽然根在中国,但经过两方国家多年的学习教育和工作经历后,留学生刚刚回国时所受到的本土文化的冲击并不亚于刚刚到达西方时受到的文化冲击。“海龟”上岸后,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老是指望社会应该给你什么:应该尽快入乡随俗,克服心高气盛、自视甚高的不良心态和手长腿短的毛病,尽快融入这个社会,利用政府的帮助与周边环境尽快磨合,取得当地各界的信任,并且与国内土生土长的优秀群体结合在一起,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共图创新创业之大业。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创新创业,也就没必要愤世嫉俗,怨声载道,试图改变这个社会的一些什么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再认识,你很可能发现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对,原来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变为有利因素。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最主要目的是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奉献予社会,将个人的事业和社会的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个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大众利益为代价,否则就难以取得社会的支持,最终会被社会所唾弃。
  
  专注于一点的力量
  
  要知道、相信持久用力(人力、知识、资本及社会关系等资源)于一点的巨大力量。做事要专注,避免天女散花式地分配资源,事情不做则已,一旦决定要做,就要以十二分的认真和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为了达到自己眼中看到的目标,惟有心先至而力方能所及,而力能及身体方能进之。一个好的拳击手,其着眼点往往是在靶点之外。一个气功大师能一掌劈开成叠的砖头,其着力点也在砖头之外。绝对的信心加上高强度和专注的行动,会使你无往而不胜。
  由于不同的人对寻常工作的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