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追杀纳粹刽子手库克斯

作者:肖 宪 刘亚明 李 华




  “二战”中,拉脱维亚的纳粹分子库克斯曾亲自指挥杀害了当地五万多名犹太人,他的名字成为凶残和恶魔的同义词。“二战”结束后,他藏身于巴西,并得到巴西政府的庇护。以色列情报组织得知他的踪迹后,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开始了……
  1965年2月,法同巴黎。
  夜已经很深了,国际大都市巴黎仍像一个已躺下却还没入睡的巨人,沉浸在由昏暗的光线织成的网罩中。远处,城里的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像是夜空中布满穹宇的颗颗星斗——整个夜巴黎变得如此端庄、凝重,又是那样的绰约、朦胧,缥缈得像似有似无的仙境……
  此刻,巴黎国际通讯社里头还是一片灯火通明,通讯社的几位头头聚在一起,正在为明日即将刊出的一则重要国际新闻争论不休。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这家通讯社忽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男子打来的电话。电话大意是:
  “如果你们派一位记者到蒙得维的亚的哥伦比亚街科伯蒂利别墅去的话,他一定会在那儿发现某些有趣的事。”
  同一天下午,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通讯社也接到了同样莫名其妙的电话。打电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但他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也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和巴黎一样,法兰克福国际通讯社的负责人起初还以为是哪个缺德鬼搞的一出恶作剧,类似这样的恶作剧在通讯社的历史上曾屡见不鲜,所以大家都没把这个蹊跷的电话当一回事。
  可是,没过几天,同样的电话再次造访了这两家世界知名的国际通讯社。这一次,他们坐不住了。职业的敏感性使得他们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国际玩笑。巴黎国际通讯社的负责人通宵达旦地交流讨论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拨响了乌拉圭警察总部的电话。
  乌拉圭警察总部很快向蒙得维的亚的地方警察当局发出了查询该事件的指令。于是,一支乌拉圭警察巡逻队被派往电话中所指明的地方,随同前去的还有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在科伯蒂利别墅的一面墙下,巡逻队员发现了一具满身血污、浑身上下部是弹孔的尸体,其胸部还别着一份用打字机打的《判决书》:
  “鉴于被告被揭露出来的严重罪行,尤其是他亲自监督杀害过八万名男子、妇女和儿童;鉴于被告在祖国被德国人占领期间有自己完全可以继续谋生的正当职业,但却心甘情愿地参加了这些罪恶活动;最后,鉴于被告在他的任期内表现出的极端的凶残,现判处被告赫伯特·库克斯死刑。”
  《判决书》的落款是:“永远不会忘记过去的人”。
  赫伯特·库克斯被神秘处死的消息通过巴黎和法兰克福的媒体迅速传遍了全世界。现在,一切部真相大白了,处死库克斯和打电话给法、德两国通讯社的就是同一个人。迄今为止,人们已经能隐隐约约地猜测出,精心策划和组织执行这件事的人一定与大名鼎鼎的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有关。
  赫伯特·库克斯出生在拉脱维亚的里加城,青少年时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一对机灵、眯着看人的眼睛深嵌在眼窝中,除了睡觉,它们不停地滴溜溜地飞快转动着,难得有点空闲。库克斯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尤其喜爱富有刺激性的体育活动。此外,他还是一名不错的业余飞行员。有一次,他独自驾驶着一架小飞机飞越了整个非洲大陆,其英雄般的壮举一下子轰动了他的祖国(在此之前,库克斯在他的家乡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愣头青)。打那以后,里加城的人们便开始对这个浑身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棒小伙子刮目相看,大家都看好他的锦绣前程。
  1940年,当德国人出击波罗的海,向波罗的海三国挺进时,一种亲纳粹的强烈情绪便开始在拉脱维亚这个弹丸小国蔓延开来,这种感情加上一些青年民族主义者要摆脱大国统治的愿望,使得全国上下动荡不安。政局一片混乱。
  库克斯老早就从书本上获悉了“乱世出英雄”的道理,他是里加地区一名相当活跃的纳粹分子。拉脱维亚沦陷后不久,他就一头扎进了德同人的怀抱,被分配在后来号称“里加屠夫”的驻犹太区司令长官爱德华·罗施曼麾下工作。由于他思维敏捷又肯积极主动地帮助特别行动队捕杀犹太人,因此很快就成为纳粹恶魔罗施曼的新宠。不久,在罗施曼亲自签署的一道命令中,库克斯被任命为里加地区保安勤务处特遣支队的支队长。
  这个特遣支队是纳粹杀人机器上附设的一道机关暗钮,此暗钮一开,便会血肉飞溅,血流漂杵。春风得意的库克斯从此便有了自由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上任伊始,就和他的手下一道像那些残忍的狩猎者猎捕非洲动物一样,屠杀起犹太人来了。
  有一天早晨,他在上班途中,发现一个犹太会堂里有好几百人在做祈祷。他立即制定了一个行动方案,迅速调来部下包围了会堂,下令堆上柴草,浇上汽油,然后亲自从四面八方放火焚烧这幢建筑。在场旁观的人们注意到,当犹太会堂里的数百人在熊熊大火中惨叫着拼命挣扎时,库克斯却在一旁狰狞地狂笑。
  过不多久,库克斯又组织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几万名男人、女人和儿童被他从里加城的犹太人居住区揪了出来,押往里加郊外的森林里,全部残忍杀害。作为支队长,库克斯指挥并监督了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他的这种“出色”表现赢得了他的顶头上司罗施曼的青睐,很快他就成为比德国人还受信任的刽子手。到后来,库克斯的名字已成为凶残和恶魔的同义词,哭闹的孩子只要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吓得立刻闭上嘴,不仅里加地区的犹太人,甚至连那些冷酷暴戾的党卫队分子也惧他三分。
  据不完全统计,南他亲自指挥杀害的犹太人就多达五万多人,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里,人们亲切地称颂他为“忠诚的小猎狗”。而里加地区的人们则鄙夷地诅咒他为“里加刽子手”。
  战争快结束时,随着苏联红军一路两进,势如破竹,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解放,库克斯也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
  这个昔日横行一时的纳粹匪徒此刻已经全然没有了猎犬般的威猛,他开始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最后,靠着他的灵敏和狡猾,他居然摆脱层层追捕,成功地从里加逃了出来。
  起初,他随大流来到了巴西著名的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可是不久就被一位里加市移居此地的犹太幸存者认出。库克斯当然知道与他有血海深仇的犹太人不会放过他,他立即马不停蹄地仓皇逃走。这一次他跑到了圣保罗。
  刚到圣保罗的库克斯,惊魂不定。他像一只冬眠的虫子那样蛰伏在圣保罗大街一条阴暗、偏僻的巷子里,好几个月都不敢出来透透气。后来,他感到风头已过,自己业已安然无恙了,便出来经营了一家小企业,专向来圣保罗观光的游客们提供飞机游览附近的山光水色。
  1960年5月,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特别行动队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成功绑架了艾希曼,并将他秘密地空运回以色列审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