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谁在生病?

作者:李卫东




  谁在生病?当然是我们。当伤风感冒时,我们会打喷嚏、头痛;当我们吃坏肚子时,会上吐下泻;当我们得了肿瘤时,更是痛不欲生……每一种疾病带给我们的都是真真实实的感受。
  大家的感受肯定是真实的,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感受真切时,其实未必就一定真实可信。比如,一个特别害怕考试的孩子,当走上考场时他会突然肚子痛,或者头痛,更有甚者会突然晕倒。这孩子体验的疼痛与难受同样是真实的,但却是虚假的真实;如果让他换一个环境,他的所有症状会突然间消失。
  所以我们重申“谁在生病”的疑问,让我们一起放飞思想,变换着不同角度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病因与病相
  
  由于我们人类是一个共生体,每个人都有两套生理系统,因此当疾病发生的时候,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必须区分究竟是哪一套系统发生了疾病,而且还要明确在疾病的现象中哪一方是主要的哪一方是次要的。
  为了说明在共生状态下两套生理系统的关系,我举个例子。
  张三是一家跨国公司员工,他每天辛勤工作,每月收入一万元,足可以养家糊口,闲来还可以呼朋唤友,彰显一下经济实力。突然有一个月在领工资时他发现少了2000元。他怀疑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所以没敢声张。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他更加卖力地工作,业绩小有提升,他也暗自洋洋得意。可是在他领工资时发现自己比上个月又少了500元……最后他才知道,公司几次投资失败,早已严重亏损。
  张三与公司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又是合而为一的整体,可以说它们就是一个共生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司不景气,架子不倒,从外表很难看出来,但却通过员工的收益反映出来。张三工资每月减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工作不努力,而是公司的整体效益差,张三必须承担每月减薪的义务。如果我们将张三比喻成人类的解剖生理系统,把公司比喻成藏象系统,那么“减薪”就是疾病。可见,人类许多解剖生理系统上的疾病根源往往不在解剖生理系统的本身,而在藏象生命体。就共生体而言,我们的解剖生理系统有承受藏象生命疾病的义务。
  因此,我提出这样一个假设:中医里的疾病主要指的是藏象系统疾病,而不是人类解剖生理系统上的疾病,这一点与西医有本质的区别。同样,中药所医治的也是藏象系统疾病,而不是解剖生理系统上的疾病。
  某人肠胃不好,经常肚子痛,或者拉肚子或者便秘。这种病痛的感觉对病人而言是真实的,但如果据此认为病因真的在肠胃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表面上病在大肠,可实际上却病在肺经。“肺与大肠相表里”,藏象肺经上的疾病通过人体大肠表现出来,我们的解剖生理系统只是代为受病而已。
  当然我们的解剖生理系统并非都是藏象系统的代罚者,二者的关系其实是互惠的,藏象系统有保护人类解剖生理系统的功能。中医有个原则“壮者不病,弱者病”,其中的壮者与弱者指的并不是人类解剖生理系统,而是指藏象系统,是藏象系统的强弱决定了人体的免疫能力。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使整个社会为之恐慌,凡是进出公共场合的人,都戴了好几层口罩,多数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这种新发现的肺病名叫非典型性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支原体引起的疾病。这一发现要归功于西医,因为西医总是能找到许多确切的名词,来指出疾病的根源及发病的病位。仅仅在肺病上,西医的分类就很细,有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矽肺、肺肿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西医还能明确指出致病的病毒或者细菌,有支原体、结核杆菌、葡萄链球菌等。
  在这场“非典”战役中却发现:有些人虽然携带了病菌,但他本身却并不发病,当他传染给别人时,别人就立即发病。这种现象在医学里常有,比如葡萄链球菌是引发肺炎的一种病菌,其实许多人都有接触,但却并不发病;霍乱病菌也一样,并不是不管什么人,一进人人的肠胃就立即发病。
  在人体的小世界里每时每刻都生活着许多病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与我们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呢?藏象系统强则控制力强,人的免疫力也强;但藏象系统弱者则控制力下降,人的免疫力就降低,疾病就会乘机发作。换句话说,按照中医学理论,人类是可以不得病的——只要我们时常调整藏象系统的状态,始终让藏象系统处于阴阳平衡当中,解剖生理系统就不会生病。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的假设呢?这还要回到我关于中医理论“一个核心二个关系”上。
  我们的这个假设对中医未来的疗效非常重要。千百年来,我们总是从解剖生理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疾病,而几乎没有思考疾病背后的真正原因。结果中医被渐渐冷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中医不信任的普遍情绪,中医院濒临倒闭,整个中医高等教育在崩溃,中医院校的学生大量改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老先生的话:“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
  
  赶小偷与抓小偷
  
  纵观世界,什么学科变化最多、发展最快呢?是西医学。大凡物理学、机械制造、材料学、工程学、生物学、化学等等学科有了新突破后,都会快速嫁接到现代医学上,促使西医学的超级繁荣。今天的CT是16层,明天就会变到64层;当照相机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内窥镜技术。
  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尽管现代医学突飞猛进,但真正可以治愈的疾病其实并不多,即使有些病可以治,但在治疗的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疾病。以胆结石为例,不少患者在胆囊切除之后,消化功能减退,常常腹泻或便秘,形成了“一病方愈,一病又生”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所谓解剖生理系统上的疾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如同皮影戏里的影子一样。肝脏有病,可能不仅仅是肝炎,也可能是厥阴之病,或者是少阴之病、阳明之病,更可能是整个藏象系统的疾病。如果我们仅专注于肝脏上的病象,即使治好了肝炎,有可能并没有消除造成当初疾病的根源,原来的病邪在藏象系统的流转中会引发别处的疾病。
  这就如同居民小区里来了个小偷,当他从张家破窗而入以后,张家人将其赶了出去并动手将损坏的窗户修好。可是这个小偷还在居民小区里游荡,很可能他又会从李家破门而人。而李家如果也是仅将其赶出家门的话,这个小偷下一个目标就可能是王家、赵家……只有当小区的保安切实负责,将其抓获,偷窃的行为才会终止。
  中医的藏象理论其实早已将这种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所谓的身体上的疾病就是“象”,正如电影银幕上那些晃动的影像;而所谓的“藏”,则是以五藏为核心的那套生理系统,正如电影的放映机。
  所以治病一定要针对根本,尽管这种做法慢一些,却是根本大法。一般来说,西医就是向影子开战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