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多情却被无情弃

作者:青 崖




  柳如是,又名柳隐,乃明末清初风月场上一名妓,此女通习琴棋书画,工诗文。以一画舫放浪湖山之间,与高士名流相伴相处。一时引得“武陵年少争缠头”,门庭若市。
  某日,柳姑娘的画舫停靠在佘山境内,一位人称徐三公子的佘山大户子弟信步江畔,偶睹柳姑娘独立船舷的芳姿,顿时为之倾倒,弄得寝食不安,几番遣人携财相赠,叩问柳姑娘何时能见他一面。柳隐此时整日忙着与名妓徐佛、林雪等成堆儿聊谈、酬唱应和,把个巴望接见的三公子忘到了一边,害得好端端的一条男子汉形销骨立。
  一连几月过去,倒是平日受了三公子好处的几位姐妹于心不忍,劝柳姑娘“稍假颜色,偿夙愿”。柳隐笑道:“你们不提,我倒真的忘了———放心罢,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定个时辰见他一面得了……”说过就忘,忘了众人又提,柳姑娘终于遣人捎话去:“公子倘真有心意,不妨腊月三十晚来罢。”
  这大年三十夜,是中国人雷打不动的“团圆之夜”,怎能有家不归反往外溜呢?可三公子竟反了传统,置礼教于脑后,在料峭春寒中跌跌撞撞地摸到江畔来了。柳隐始料不及,忙叫婆子上茶,使女备酒。几杯下肚,柳姑娘面色绯红,便叫琴师鼓瑟,伴娘敲板,起舞为公子助兴。她长袖飘摆,莲步款移,作荷花露珠之旋,状霓裳飞天之像。三公子酒不醉人人自醉,通体舒泰,数月来的“相思苦”一时化解,竟神采焕发,连声喝彩。
  柳隐见好就收,纤指一点,乐声戛然。她缓缓走到三公子面前,深深道个万福,肃然开口:“公子,你可知道,妾身所以在大年三十夜约公子前来,原是想公子不会赴约的。但公子竟守信而来,足见公子确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然而在这普天同辞旧岁之夜,有家者无一不望骨肉团圆,共迎新春,图个来年大吉。公子倒好,舍家不顾,反在妾身这儿寻欢求乐———未免太不近人情了罢?”
  一番话说得三公子好不尴尬,欲辩不能,欲辞不舍。柳隐长叹一声:“公子啊,实话说了罢———妾见你身材魁梧,非一个读书之人。而与妾交游者,多是儒雅之士,公子倘将自己杂厕其间,孔武有余,风流不足,别人会看公子不起的,公子也恐怕难免自惭。公子呵,既然读书不成,何不利用上天赐予的一副好身体,练弓习马,报效朝廷?到那时,公子功成名就,无愧天下名流,妾身亦好接待公子。”言罢,轻挥衣袖,“去罢———为公子掌灯,送公子归家!”
  三公子热血涌动,霍然而起,点头道:“在下当牢记姑娘企望,告辞了!姑娘,后会有期!”
  徐三公子自那夜归家后,真的弃文从武了。他娴习弓马,中了武举,而后领兵打仗,竟然死于炮石。“后会有期”终成泡影。呜呼!其痴情如此,亦为可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