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对大型真菌与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在显微镜问世以前,“菌”的概念主要是指那些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

  寇宗奭《本草衍义》中记载:“茯苓乃樵砍讫多年松根之气所生,此盖根之③ 《梦溪笔谈校证》卷26。

  ①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② 姚德昌:《从中国古代科学史料看观赏牡丹的起源和变异》,《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 卷第3 期,1982年。

  气味,噎郁未绝,故为是物”,“松既樵矣,而根尚能生物乎?答曰:如马勃菌、五芝、木耳、石耳之类,皆生于枯木、石、粪土之上,精英未沦,安得不为物乎”。①虽然当时还难以了解菌类的繁殖体(孢子),但这里明确指出茯苓是松根上腐生的大型真菌,并把多种菌类的腐生习性作了科学的概括,这种对菌类生物学特性的精辟论述是难能可贵的。苏颂《图经本草》进一步指出“茯苓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②。这不仅说明茯苓是附生植物,具有生长在松树下面的习性,还描述了它是由堆积成团“作块”的菌丝组成的形态特点。此书还记有如何发现和采掘茯苓的方法。如说“今茶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槎枿,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③,即在砍伐多年且不再萌发枝叶的老松树的枯折根株上,可能有茯苓。遇有这种松树“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④茯苓的利用也是历史悠久的。《图经本草》记载,把茯苓制成末,浸在酒和蜂蜜中,封之,“无泄气”,冬五十日,夏二十五日,就成了“其味极甘美”的茯苓酥,再制成手掌大的饼,即可食用。茯苓是富有营养的食用菌,近年来,人们发现,从茯苓中提取的多糖,对某些癌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①。此外,《图经本草》对猪苓、菰草、冬虫夏草等,都有精彩的记述。

  陈仁玉于淳祐五年(1245)写成的《菌谱》是中国最早的菌类专著。书中主要记载产于浙江的松蕈、竹簟、鹅膏等11 种大型真菌,并较详细地描述了这些真菌的形态、生长习性、生态等以及它们的可食用性。有的大型真菌还可资以鉴其种属②。此外,《菌谱》还记有误食毒菌的中毒症状及治疗方法。如说“鹅膏蕈生高山中,状类鹅子,久而散开。味殊甘滑,不减稠膏。然与杜蕈相混。杜蕈者生土中,俗言毒气所成,食之杀人”,“凡中其毒者必笑,解之宜以苦茗杂白矾,勺新水并咽之,无不立愈”。

  这一时期,特别是通过农业生产实践也积累了不少微生物学知识。如陈旉《农书》中较详细叙述了用粃糠、断槁落叶和由它们烧成的灰,并与麻子饼一起沤制肥料的方法。陈旉在记述这一沤制过程时写道:“如作曲样,候其发热,生鼠毛”③。表明当时已意识到肥料的沤制和用谷物酿酒有共同特点,并描述了霉菌菌丝生长的情况。实际上这都是微生物的发酵作用④。陈旉《农书》还提到:撒石灰泥中,“以去虫螟之害”⑤,即是用石灰消毒种子的方法。两宋时期的生物学成果是多方面的,除上述者外,如对白蜡虫、紫胶虫与五倍子蚜的研究、饲养和利用,杜绾《云林石谱》对鱼化石的记载,沈括、朱熹对螺蚌化石堆积的论述,吴简、杨介、宋慈对人体解剖的认识,等等,也都获得不少重要发现和杰出成就。此外,关于辽朝、金朝等统治地区一些① 见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97、296 页。

  ② 见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97、296 页。

  ③ 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96 页。

  ④ 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96 页。

  ① 赵根楠:《茯苓古今谈》,《植物》1980 年第5 期,第16 页。

  ② 苟萃华等著:《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159 页。③ 见万国鼎:《陈旉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65 年版,第45、56、27、31 页。④ 苟萃华等著:《中国古代生物学史》,第161 页。

  ⑤ 见万国鼎:《陈旉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65 年版,第45、56、27、31 页。动植物如海东青、牛鱼、跳兔、回鹘豆、西瓜、旱金花、铁脚草等的记述,也丰富了这一时期生物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