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蒸馏酒





  宋代之前,人们饮用的多是由谷类酿造的米酒和葡萄酒。蒸馏酒是一种烈性酒,它的发明是造酒技术的重要进步。但其究竟出现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据研究,北宋时期,中国可能已有。苏轼《物类相感志》提到,“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田锡(940—1003)《曲本草》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能饮之人,三四杯即醉。价值比常数十倍。有疾者饮一二杯即愈,且杀蛊。”这里提到的酒和烧酒可能就是蒸馏酒。①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9“炉甘石”条。

  ① 赵匡华:《狐刚子及其对中国古代化学的卓越贡献》,赵匡华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193—197 页。

  南宋时期肯定已经有了蒸馏酒。宋慈(1186—1249)《洗冤录》卷4“急救方”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洗冤录》自序是书作于淳祐丁未,即1247 年。这种治疗蛇伤的烧酒应当是蒸馏酒。1975 年曾在河北青龙发掘到一套铸造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的用于饮用蒸馏酒的铜制酒器。此外,南宋吴悮《丹房须知》等著作记载有炼丹家使用的相当精美的蒸馏器,这种蒸馏器自然可以用作制造蒸馏酒的设备。这些情况表明南宋时已有蒸馏酒是无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