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职校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激励机制

作者:吴继斌




  按需激励,针对不同员工,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激励办法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是动态的,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恰当地、适时地满足员工最迫切需要,激励效果最好,激励强度最大。例如,对于年轻而爱好电脑的教师而言,一台笔记本电脑无非是莫大的奖励;对于老教师而言,和家人一起旅游,共享天伦之乐,无疑是极大的荣誉,会令他乃至他的家人终身难忘。总之,在激励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作为学校管理者可借助调查表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教职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采取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奖励时要大张旗鼓,提高奖励的综合效价奖励的内容固然重要,奖励过程的作用也不可小瞧,它能激起被奖者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也能给他人以感染和震撼,产生榜样激励效果。但是,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却无视、漠视奖励过程,评优指标下达后,给教师填一张表格就没事了。由于有些领导者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评优更是暗箱操作,“地下”进行,这样的评优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又怎会产生激励作用呢。笔者曾经参加过某校一次期终表彰大会,首先是三位主要领导讲话,其次是法制讲座,然后是假期生活指导……最后是学生表彰。由于天色已晚,学生表彰匆匆收场,教师表彰更是只字未提。这样的一台表彰大会开得索然无味,又何谈激励呢!
  正激励为主,负激励必不可少,但要制度先行十句批评抵不上一句表扬,正激励的作用巨大,但我们不能因此拒绝负激励。对工作懈怠、师德差的教师进行惩罚是必要的,能扶正祛邪,形成向上的良好风气。好的不奖,差的不罚,是最大的不公平。但鉴于负激励具有一定的负作用,应该慎用。学校一定要先行成具体的赏罚制度,一旦制定好制度,就要严格按章执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一定要杜绝负激励的随意性,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激励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我国未来的中等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努力培养出大批既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又有优良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细节,定会激发出教师巨大的工作热情、无穷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职教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邰启扬,张卫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吴继斌(1971—),男,江苏扬州人,硕士,江苏省江都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