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会点滴

作者:陈 栋




  摘要:在《电子技术》课教学中,必须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利用信息手段,这对于提高《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在教学内容上,除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特别要重视实验与实习相结合。
  关键词:电子技术;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多媒体
  
  职业学校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职业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职业性。职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成为社会各个系统、各个行业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因而职业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是职业教育中应用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智力,最终掌握电子技术操作技能,是值得教师长期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笔者从事《电子技术》课教学已有数年,对此感触颇深。
  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创造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把握教材内容与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其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电子技术》课内容较为复杂、深奥。学生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地学习,从抽象概念到逻辑推理,虽然逻辑严密、安排合理,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对知识的理解势必表面化、抽象化。如果学生的主动性较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抽象的概念就会变得更为具体、形象。否则。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会由于所接受的抽象概念多、具体内容少,理论知识多、实际动手少,难以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模型、图片加以细致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实际化、简单化,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准确与精练,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默契配合的过程,在一味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绝不可轻视甚至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靠自己摸索、探究,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这会消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要走很多弯路,有时甚至要花费毕生的时间。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所选择地学习,学习过程会变得更为轻松、有效。尤其像《电子技术》这类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其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较强,且较为抽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这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比如,“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一节,要使学生明白三极管所具有的放大作用在本质上只有电流放大作用,并没有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等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才会有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等作用。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解决这个难题,又如三极管的结构部分包含了两个PN结,好像是两个PN结的反向连接,但事实上并非两个PN结的简单连接,也不能简单地按照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加以分析。笔者在教学时,就有不少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作详细具体的分析。如果单靠学生自己去领悟、去琢磨,是难以有效地理解知识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要重视多媒体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媒介作用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益加快,走信息化之路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多媒体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其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视听效果好,更主要的在于其可产生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对优化《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原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例如“PN结”部分的教学内容,如果在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配以电脑模拟展示空穴和电子运动的情况,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学生对PN结的内容也就更容易理解。又如,对于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分析,可以利用电子工作台制作模拟电路。并模拟通电演示,通过模拟示波器可有效分析波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果应用得好,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也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原则,不能每堂课都用,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永远是教师。
  要发挥实验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验、实习并重的课程,实验是实习的前奏,是体现电子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也是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具有电化教学、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教学,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学到知识,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强对该课程的兴趣。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还应尽量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试验,甚至可以发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需在实验前制定出详细具体的实验步骤,剩下的就是多引导、多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既可通过实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要发挥实习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灵魂作用 掌握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际运用,这一点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为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必须根据理论知识的内容与特点对实习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按照从简到繁的顺序,编制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步骤。比如,对电视机的实习。教师可先组织学生阅读实习指导书,熟悉电视机原理图与接线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框架,然后由教师将电路拆分讲解,待学生基本掌握有关知识后,教师可设置故障,或由学生排除。或由学生回答故障的原因所在,并由学生亲自动手排除,期间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总之,《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不同于其他课程,应采取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既不能像某些课程那样一味地只讲理论。也不能完全脱离理论知识搞实际操作,而是要根据《电子技术》课本身的内容与特点。细心研究。将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利用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