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中职《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新论水

作者:但堂咏 关智泳




  摘要:从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阐述了该门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能够看懂基本的机械图纸和掌握必要的、先进的绘图技能。是现代技能型工人以及高级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之一。《机械制图》作为工科学校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现代高技能型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各高校都对《机械制图》课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做了相应的改革与探索,而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非机械类专业如何开展《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另外。随着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下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状况下根本无法得到完全的贯彻和实行,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展此项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源质量下降,学制缩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具体表现在:(1)按照我校传统的教学计划,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我校传统教学计划要求,《机械制图》课每周6课时,讲授内容较全面并且相对较深。现在,由于实行“2+1”教学模式,理论课授课时间被迫压缩为每周4课时,特别是对于非机械类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开设的《机械制图》课,课时随时都会面临再次压缩,传统的教学计划亟待调整:(2)课程难度大,传统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是针对以前通过中考或高考招收进来的学生,现在由于生源素质下降,同样的课程却不能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衔接,课时分配不合理。原来理论课每周6课时,实践教学每周2课时,随着学制的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也有待调整;(4)实验指导书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学以致用,使我校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是我校《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我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是:针对企业对应用电子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要,到相关企业展开社会调查。了解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要求,重点了解企业对学生在工程制图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然后再针对企业的要求,制定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别是《机械制图》课的培养目标,再选择合适的教材,编制相关的实验教学计划,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为此,本课题组利用假期分别赴广州、东莞以及深圳的相关企业展开了调研活动,同时,也与用人单位进行座谈,掌握了许多一手信息,为接下来的《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据。
  
  《机械制图》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通过我校举行的用人单位与学生供需见面会以及假期本课题组到广州、东莞以及深圳等地企业实地调研,为适应企业对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机械制图学科知识的要求,针对目前我校《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机械制图教学计划与实验教学学时数的重新分配
  由于现行职业中专实行“2+1”的教学模式,课时出现了极大的压缩,在非机械类专业开设《机械制图》课,教学计划的重新合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我校曾进行过一次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并在我校05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进行实践,第一学期安排理论课32学时,第二学期安排计算机绘图32学时。通过一年的实践,发现在学习理论部分,很多重要的内容没时间讲授:在学计算机绘图时。用不了那么多课时就能将基本内容学完,而且学生普遍反映对于一些机械图的绘制还是无从下手。问题主要在于:在第一学期学习理论知识时,有部分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对学过的内容又有较多的遗忘:学生能够很快学会绘图软件中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但由于理论知识匮乏。不知该如何绘图。针对以上情况,我校于2005年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为理论部分46学时,计算机绘图部分18学时。由于提高了理论部分的教学时数,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了,在上计算机绘图课时,教师只需要将用到的基本命令以及绘图的思路详细讲解,同时配合重新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在教学安排上,我校把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搬到了课堂。将原来独立教学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进行融合式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后的安排如下:
  手工测绘 手工测绘主要安排在讲授完该章节内容后,由学生在课外完成,不占用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时,内容如表1所示。由于教学的木模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一个,故在实验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根据木模的多少确定分组的数目。然后。在每次做实验之前,每组分发1-2个木模,要求学生完成,同组之间可以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1)平面体木模测绘:安排在平面图形的画法之后进行,要求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标注尺寸。(2)组合体木模测绘1:安排在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之后进行,要求学生能由木模准确绘制三视图并正确、完整地标注尺寸。(3)组合体木模测绘2:安排在剖视图学完以后进行,要求学生由木模准确绘制三视图,并能准确地用全剖视图、半剖视图表达。
  计算机绘图部分 为使所授内容更贴近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中级考证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新了一些计算机绘图部分的实验科目,更新后的实验项目如表2所示。其中,第4项及第7项为新增内容。在进行第4项内容时,一般先安排学生在课外进行测绘并手工绘图,然后再上机绘制。这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第7项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所增设。在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参照新编制的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在上实验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计算机中以自己的姓名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此文件夹一直保存到该门实验课程结束,以后每次上机都以该次实验的实验项目为名称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实验内容以题目的形式编制在实验指导书中。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各题目的操作,再按恰当的名称保存在相应文件夹中,直至所有的题目做完便可提交作业。以上实践教学计划的改革与实施,已在我校实行。效果良好。
  增加课程实习 我校电子类专业,每年都要进行产品生产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产品外壳,以往多为外购,现决定调整为:在电子类专业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实习过程中,增加《机械制图》课的实习,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节约少量成本,一举两得。我校增加的机械实习为扩音机外壳的测绘以及制作,时间为3天,具体安排在第三学期。学生通过实习,既巩固了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又可学习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编制计算机机械制图实验指导书 传统的机械制图,只有手工绘图。没有计算机绘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样,它在机械制图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实行教学改革以来,编制一份指导性较强且适用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指导书显得尤为重要。我校以前使用的实验指导书主要是针对2000年以前的学生编写的,那时的学生素质相对来说稍高一些,教师讲完基本命令后。只要把绘图的要求以及基本方法告诉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少数学生在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也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但现在学生知识水平下降,如果按照这种教学方法教学。那么实验进行下去很困难。因此,编制一份适合现在学生需要的实验指导书显得尤为重要。编制实验指导书的基本要求是:简单、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内容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绘图步骤、实验心得与体会等几个部分。在编制实验内容时,我们一般先介绍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一些新命令,再讲本次绘图的基本步骤;在编制实验步骤时,图文并茂,少用文字性的语言。多用形象性的语言。例如。单击“画直线”命令(/)画一条水平线和竖直线,使两线相交,注意点击状态栏的“正交”命令;实验心得与体会部分,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得体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以上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强化,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