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师资培训体系的思考

作者:杨同杰 王玉明 殷 虹




  摘要:在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尤为重要。构建中职学校师资培训体系,应准确地进行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师资培训方案,规范地实施各项师资培训,科学地进行师资培训效果评估。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资;培训体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学活动则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活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应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所以,教师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
  中职学校构建一套系统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职学校要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顺利实施,所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水平,特别是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符合企业的岗位标准。在技术创新不断加速的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不断变化与提高,要保证培养对象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必然要求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如果出现“教师不能教”的危机,不仅不能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且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十一五”期间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中职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运行的师资培训体系。真正地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向前发展。
  师资培训体系是指由学校实施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培训所构成的规范科学的系统,师资培训体系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系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应该是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立、拟定实施方案、科学评价改进等内容的完整的运行系统。为使中职学校教师能够适应“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需要,在构建师资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准确地进行师资培训需求分析
  
  所谓师资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主管人员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学科师资的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过程,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此成为师资培训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师资培训需求分析的核心是通过对各学科教师现实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差距的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其作用主要是确认差距。进行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必须依据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紧紧围绕实现培养目标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展开。首先,应对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对教师理想的知识、技能、能力、标准或模型加以确认。其次,必须对教师尚缺乏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再次,要对教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地分析师资培训需求。主管部门不仅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师资队伍的现状,而且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及发展趋势,否则,培训需求分析出现错位,将直接影响培训体系的科学运行。一般而言,主管部门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后,应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果:
  1.知识培训需求。首先,要了解全体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应补充和更新哪些通识性的知识,应掌握哪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等;其次,要了解各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专业学科教师应补充哪些新知识,
  2.技能培训需求。根据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对专业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教师应进行哪些技能培训和训练、达到怎样的标准与等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3.素质培训需求。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职教育形式不断丰富的形势下,应当了解对教师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根据以上结果,应拟定一个周期内师资培训需求分析的说明文件。主要包括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实施的主要方法与过程,阐明分析结果、主要建议与说明、附录、报告提要等。
  
  制定师资培训方案
  
  在确定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应制定出一个周期内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师资培训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
  
  制定培训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师资培训需求,全面地分析满足培训需求的各种可能的培训方式,包括学历教育培训、企业实践培训、国家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专题研讨培训、学徒式培训、在教学工作中接受辅导与建议、读书自学、远程教育培训等。
  
  选择培训承担者 根据已确定的培训方式,认真选择师资培训的承担者。主管部门应对师资培训承办单位或个人进行必要的资格评价,在确定培训承办单位或个人后,要以合同的方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设计培训课程 主管部门应根据培训目标的要求,与培训承办单位或个人共同设计师资培训课程。除学历培训外,短期师资培训应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因此,要对培训课程进行认真设计。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出发,明确课程目标,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包括安排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选择课程执行者、准备培训教材与课程评价方案等环节。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要进行论证。确定可行的部分。否定不可行的部分。如果是需要多次运用的课程,每一次运用的效果评价应反馈到下一次运用中。在与师资培训承办单位共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授课教师。一般课程设计的要素中并不包括教师,因为教师只不过是课程的执行者,但在师资培训课程设计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进行选择。(2)参加培训的教师。传统的课程设计将学员作为被动的课程接受者,与课程的决策无关。而师资培训课程设计则应将参加培训的教师的需求作为主要依据。(3)教材。传统的课程设计把教材视为教科书,而师资培训课程设计则应把教材理解为精心准备的、与师资培训需求相适应的有关材料与信息。
  
  制定培训实施计划 要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科学地设计和策划每项培训的教师名单、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及地点、培训持续的时间及顺序等,并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培训目标。主要指培训考核的标准及应取得的证书等等。
  
  规范地实施各项师资培训
  
  要把各项师资培训计划加以落实并通过培训达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各项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