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研究及教育对策

作者:徐少红




  摘要:正确认识、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女性教育,对帮助引导她们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女性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及形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的特殊层次。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展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女大学生的特点。分析研究这些特点,不仅有助于正确地了解她们,引导她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弥补高职院校在女性教育、女性研究方面的不足,为相近层次的高职院校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从而推动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
  
  问卷调查及其统计
  
  笔者采取课堂问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笔者所在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直属省教育厅的公办院校)二、三年级的3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3%,有效答卷为90%(问卷调查统计见表)。
  下文将就问卷调查结果及教育教学中的观察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论述如何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女性教育,合理安排教育与教学。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中的积极因素
  
  成功意识强烈。学习勤奋刻苦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很高。强烈的成功意识促使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学习。她们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发展和成才的道路上更为艰辛。在与男性同台竞争中,就业市场存在的隐性性别歧视,使得女性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在学习上她们自觉刻苦,毅力和自制力很强。农村女大学生更无“骄娇”二字,她们放弃了女孩子逛街、打扮、闲聊的爱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很多女大学生成绩优良,是“三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优异的成绩更加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
  自信意识增强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自己、对未来充满着自信。她们竞争意识强,平时注重锻炼自己,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能看到她们活跃的身影,在演讲、表演等竞赛中经常获奖。这些更激发了她们的上进心,对未来的挑战充满着自信。在回答“你认为自己能成功吗”这一问题时,有80%的女生回答是肯定的。显示出女大学生视自己为独立的个体。更愿意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她们没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可依赖,自立性更强。
  性别感觉良好尽管“男尊女卑”的传统观点在社会和人们的潜意识中时有显现,但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显然非常满意,乐于接受。在回答“你喜欢自己的性别吗”这一问题时,9l%的女生回答“喜欢”,只有4%的女生回答“不喜欢”。另有5%的女生回答“无所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女生对自己的性别没有不快乐、自我歧视和自我否定的心理,而是很高兴接受这一现实,并以此为骄傲,她们具有与男性一比高低的强烈自尊和竞争意识。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中的消极因素
  
  高考分数偏低,文化基础较差 高职院校每年高考录取分数都低于普通院校50~60分,有的甚至低100多分。有的高职院校为竞争生源降低分数,有的高职院校在边远地区招生,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相当部分女大学生入学时分数偏低,特别是理工科的女生,学习很吃力,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女生,尽管学习十分努力,但终因文化基础较差,成绩依然不佳,这使她们自信心和自尊心严重受挫。
  人文知识欠缺,视野较为狭窄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低是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其一,中学教育都以高考为中心,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文理过早分科,导致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对于高考感到吃力的女大学生,只能埋头于课本,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有限的课本知识使她们知识结构呈现单一是必然的。女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忙于专业学习,没有学习人文科学的主动性。调查显示,她们平时喜欢阅读的书刊是时尚报刊,人文素质书籍阅读得较少。由此可见,即便有时间,女大学生也是以看休闲的杂志为多,学习人文科学的主动意识不强,而人文知识的匮乏,又直接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思维、视野、心理和能力。
  农村部分女生问题尤显突出 生长在农村的女生拥有吃苦耐劳、朴实踏实、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但也有明显的弱点,如自卑、保守封闭、社交能力差等。在回答“你认为农村女生的弱点是什么”时,回答集中的是:“自卑、不自信、孤僻、抑郁、消沉:难以沟通、不易于与别人交流;敏感、虚荣心强、拜金主义严重”等。知识结构、经济条件的差异,使有的农村女生严重缺乏自信,自认“低人一等”,以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展示自己。有的女生性格内向,胆小怯懦,喜欢独处,远离集体,甚至出现交际障碍。尤其是农村贫困的女生,她们更是认为“经济决定一切”。因贫困而羞耻、敏感、虚荣,继而产生对金钱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思想比较单纯,能力相对较弱 因女大学生人文知识积累薄弱,经历、阅历又少,故思想较单纯。高职院校理工专业多,理科女生受长期的直线思维训练的影响,使得她们的思维不够活跃,待人接物、遇到问题也多以简单、直线思维方式解决,缺少文科学生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处理问题显得不够灵活,部分女生学习上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自学能力较差,不善于独立深入研究:实践中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欠缺:恋爱、情感中出现问题,特别是失恋时,不能够理性的认识解决问题,常常出现情绪化行为。
  
  整合教育内容
  
  面对当代激烈的竞争和众多的机遇,学校应根据高职院校女生的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对她们进行引导教育,注重女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进行人格教育、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学教育、美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注重开发女大学生的潜能,塑造女大学生的个性,实现其个人价值。总体来讲,需要进行集思想品德、女性知识、身心健康、意志力、创新能力等高素质的培养、训练和开发于一体的教育。
  女性人格教育 树立高尚人格教育是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女性道德学说、性别与性别意识、女性角色的选择、冲突与期待,女性的恋爱、婚姻与家庭,杰出女性的人生历程。女性人格教育是培养她们良好的心理品格,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心理的需要。因为人格模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女大学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影响她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影响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子女的教育等。所以,女性人格教育是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性别角色教育 对女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使她们在生理、性保健、性心理、性伦理、性法制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女性性别角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女性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