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分析

作者:赵秀华




  摘要:我们强调职业教育要突出技能培养,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既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是具有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功能,以期人们对职业教育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认清教育产业化的危害。进而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外部性;公共产品
  
  职业教育及其界定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培训。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职业院校教育(职业高中、技校、中专、高职院校)等。近年来。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在全国普遍展开,但主体仍是职业院校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指的是职业院校教育,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为狭义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我国职业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有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
  
  职业教育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职业教育的外部性与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有着密切关系,为此,有必要先简单探讨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
  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职业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其实就是职业教育的产品。教育的产品属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公共产品,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通过纯市场的机制来有效地提供,而必须主要通过市场以外的资源配置机制提供。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这一观点有力地批驳了教育产业化的观点。特别是当市场失灵时,只有把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当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那一天,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将会是一种纯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免费提供。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不是纯公共产品。教育的产品属性应由教育提供的方式和是否付费来决定,即完全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就是公共产品,而完全由私人(市场)提供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显然,教育的产品介乎两者之间。提供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公共部门,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决定了教育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提供。就算是义务教育,也有私立学校存在。这些私立学校提供的教育,已具备了私人产品的特征。弥补了政府失灵、低效率所带来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是具有一定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如果把这类教育视为公共产品显然是不现实的。教育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其产品属性依赖于被提供的方式。教育(即使是基础教育)既可以作为公共产品。又可以作为私人产品。如果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教育由政府以免费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那么。此种教育就是公共产品。如果教育由市场提供,且以交费作为接受教育的条件,那么。此种教育就是私人产品。以教育的提供方式以及是否付费来确定教育产品的属性,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有一定的缺陷,但基本能解释教育的产品特性,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预算拨款由政府部门提供,但职业教育不是完全免费的,它可以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因而其收益可以定价,供给成本也有望得到补偿。从这一点看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然而对于受益范围之内的消费者而言,在未出现拥挤现象之前,大家可以同时享用互不影响,从这一点看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ntIlonv Samllelsoil)给出的公共产品的定义,以及公共产品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来看,职业教育显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也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因此属于混合产品(或叫准公共产品)。职业教育的消费者付费,同时还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其成本可以在未来的收益中得到补偿,职业教育提供的主体是政府(民办学校例外),但在运作的方式上也含有一定的市场成分,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但也需个人支付一定的费用。目前,我们还没有条件把职业教育当作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产品,但也不能把职业教育当作由市场提供的私人产品,从而使教育产业化的观点重新抬头。把职业教育定位为一种混合产品,或者叫准公共产品,在现阶段是比较准确的。这也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观点。
  职业教育的外部性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及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因此而付出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职业教育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外部性是市场缺陷的表现之一。无论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资源配置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外部性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在教育成本和收益承担上的冲突以及克服这种冲突的制度安排无法实现。即在社会再生产中,教育活动对自身之外的经济主体产生的收益或成本,这种收益或成本没有通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得以补偿。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技能型人才短缺,就业压力加大,“三农”问题突出。职业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国务院分别于2002年、2005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具体要求、措施和目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主要突出技能教学,但职业教育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双重任务,这与普通的职业培训是有区别的。
  职业教育正外部性的表现 职业教育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我们可以借用有关学者关于教育外部性的观点:(1)增加税收收入。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收入水平也较高,创造的财富也更多,因而其为国家贡献的税收也会更多。(2)增加社会内聚力。公共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一种共同的文化准则和道德准则,这种准则可以降低经济交易成本。缓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冲突。(3)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受过教育的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觉悟水平,参政议政能力比较强。(4)降低犯罪率,改善社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