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衣学娟




  摘要:高职的实习实训问题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瓶颈”。潍坊教育学院通过成立模拟公司,让学生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了模拟公司的特点及运作模式。
  关键词:高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
  
  潍坊教育学院通过构建校内模拟公司的教学模式,先后组建了校园实验超市、广告印务中心、数控加工中心、食品公司等实习单位,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与生产经营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新途径,对创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作为学生实训的主要场所——校内实验实训室,更多的是对生产技术或经营的模拟,很难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环境。而校外实习单位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参与意识不强,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有限,学校对企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企业一般不愿让学生或教师接触企业的关键技术和参与管理。同时,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难以满足学院的教学要求。总之,实习实训问题仍然是职业院校发展中的“瓶颈”。
  学院确定的校内实践教学新理念潍坊教育学院提出校内实践教学的理念是:不仅培养高级打工仔,还培养老板;不仅培养学生技术能力,还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不仅重视显性课程,还重视隐性课程;不仅重视理论教学,还重视实践教学。按照这一理念,学校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校内实践教学的课程资源,创建了全新的、系统的、连贯的,以适应学生就业、创业为目的,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在校内成立模拟公司成为落实学院实践教学理念的新尝试。
  模拟公司的提出及建立模拟公司是指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市场,得到实际锻炼,其建立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典型。这种模式的实现途径是在校内实习基地,学生组建模拟公司,设立企划、生产、财务、销售等机构,按市场运行机制,设身处地地进行市场开发、生产、销售等活动。我们通过思考与借鉴,力图通过这一模式教学实践,落实学院的实践实训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实习教学入手,我院专门划拨经费和场地用于建设校内实习公司——“校园实验超市”,然后,先后成立了“广告印务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宇丰食品公司”等校内模拟实习公司。
  
  校内模拟公司的功能及运作模式
  
  模拟公司的功能模拟公司主要有以下功能:
  1.专业实训功能。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增强专业教学的效果。利用公司的模式开展学生的专业实训活动,具有目标性强、实践性强、仿真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运作过程。
  2.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功能。我院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教师先行。模拟实习公司的运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会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操作的能力,不但有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有经营管理的能力。通过模拟公司的运营实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加强了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目的。
  3.与校外企业联系的功能。由于模拟公司的存在,通过其商品采购、代理业务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校外企业开展商品促销、市场调查等实训活动,建立了对外联系的渠道,加强了学校与行业、企业沟通与合作;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院、了解学生,也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创造了一个接近社会、走入企业、获取实践经验的良好契机,使学院与一些企业建立较稳定合作关系成为可能。
  4.勤工俭学的功能。学院给予模拟公司很多优惠政策,例如,公司的厂房、设备(实验超市的货架、收银机等,数控加工中心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磨床、钻床等,广告印务中心的印字机、电脑、打印机及食品公司的食品加工设备等)都是学院作为学生实习设备无偿提供的。公司运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公司招工优先录用贫困生,为相当多的家庭贫困的学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每个学期,这几个公司能安排500个以上的岗位让学生在有偿劳动的前提下进行实践锻炼,学生每月的劳动报酬在100元至2000元不等。
  5.招生与就业功能。通过模拟公司的实习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与企业的联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例如,数控加工中心与山东工程机械公司、青州建富齿轮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加工合作关系。由于生产产品的系列性,在我院加工公司实践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可以无需培训直接上岗。上述两家企业每年从我院录用100名以上学生,这成为较稳定的就业渠道之一。通过模拟公司的运营,学生既可获得一定的收入,又能提高就业率,这也成为学院招生时的一大亮点。
  6.“以实训养实训”功能,节约实训教学成本。学生实训需要一定的经费,而经费不足是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训碰到的难题之一,利用实训公司则可以“以实训养实训”,以商资学。实训公司筹建时,学院除了划给模拟场地、必要的设备及一定的启动资金外,其他营运资金采取“股份制”的方式,要求凡是直接参与实习公司经营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按“责、权、利”的原则认购一定的股份,此部分资金主要用作公司的流动资金。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从公司的盈利中提取一定的金额作为薪酬(原来都需从学院实训费用中开支)。公司的后续运作完全实现企业化、市场化,学院不再投入实训费用,节约了办学成本,仅数控加工中心每年为学院节约实训原材料成本达5万元。
  模拟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公司章程,成立董事会并召开股东大会。模拟公司实行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
  
  模拟公司的实施意义
  
  模拟公司经营中介入了真实的市场环境,产品和服务是真实的,账务、通讯联络和商务记录、商务程序、方式,成本和利润核算等均遵循现实商务界通行的规则进行设计和操作。这种实战方式具有其他实习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在模拟公司的实践锻炼,一方面,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综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强调养成教育、强化综合素质,不是对学生提出的额外要求,而是职业本身的需要,从而把形式上的教育内化为自我养成、自我约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模拟公司的实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教学内容和就业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教师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模拟公司的经营方向,指导学生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提供了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在模拟公司中,我们按照现实企业的运作方式,将公司成立所需的各项程序和商业企业经营的所有流程都进行了模拟。它包含了创业中所需要的经济法、管理学、营销学、会计学等方面知识,以及对学生团队精神、领导艺术的锻炼,特别是对思想观念、制度规范、组织领导、舆论环境等事关全局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了使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所以,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完全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当然,模拟公司的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和学生实践经验欠缺;因为是短期行为无法增加投入,实习设施简陋;学生需要纯手工操作相关流程,现代办公设备和软件难以介入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群祥.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6,(5).
  [2]杨群祥.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4,(1).
  [3]王娜玲.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公司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1).
  作者简介:
  衣学娟(1969—),女,山东临朐人,潍坊教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