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政策

作者:耿永志




  摘要: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和决策成本三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构建应在强化政府管理、限制“内部人”控制、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交易成本;外部市场;内部市场
  
  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预计2008年将达到53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突出。如何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试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交易成本基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R.H.)提出的。科斯对交易成本给出了如下定义:“为了完成一项市场交易,必须弄清楚谁是某人与之交易者,必须通告人们,某人愿意出售某物,以及愿意在何种条件下进行导致协议的谈判、签订合同并实施为保证合同条款得到遵守所必要的检查,如此等等”。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1)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2)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3)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Dahlman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各项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过高的交易成本会阻碍交易的达成。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供需双方需要发出自己的信号,需要双向挑选,如果双方认为合意,双方可以签订合同,并在日后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检查、修改等;当然,还要冒被欺诈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目标的风险,而这些行为都会发生成本。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是“交易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简化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当一个市场主体和另一个主体达成一项交易(协议)时,它要面临三方面的成本,首先,要寻找交易的对象,从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来看,这项成本实际上是毕业生寻找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获得毕业生所花费的成本;其次,在找到交易对象后,要与之进行协商谈判,从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来看,它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再次,在协商后,最终达成协议所需要的成本,从高校毕业就业市场来看,这项成本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最终确定劳动关系所花费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项成本,并非是单方面的,它包括交易双方的共同花费。正如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考察交易成本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厂商”、“政府”或“个体”各自因交易而发生的成本,而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总成本问题。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交易成本障碍
  
  (一)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善带来的搜寻成本过高
  影响搜寻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化程度。求职过程的信息化程度越高,搜寻成本就越小,找到用工单位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面临的搜寻成本主要指为获得岗位信息而花费的成本。信息化程度是影响搜寻成本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场供需见面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组织成本越来越高;场次越来越多,毕业生不断赶场,求职成本越来越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形式。根据一项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92名高校毕业生中,有高达36%的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寻找工作,只有22%的人借助网络形式。传统形式的搜寻成本主要表现在托熟人、找关系的费用上。靠传统形式寻找工作的成功率最高,成本也最高。
  (二)市场交易的议价成本过高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议价成本过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易规模和场地的扩大对议价成本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规模越来越大,场内人数越来越多,供需双方见面的效果变差,许多学生到处赶场,到处投简历,但收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交易规模和场地的扩大引起的市场交易议价成本的增大。
  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对议价成本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交易实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在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不甚了解,用人单位无法完全对毕业生能力进行考核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的议价成本就会变大,达成交易意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市场供求不平衡对议价成本的影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典型的供大于求的结构,高校毕业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条件谈判时就面临着高昂的议价成本,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谈判时不敢提待遇,不敢提条件,在他们心目中只要有工作就行,甚至零工资也可以接受。
  高校毕业生的认知能力对议价成本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是建立在对自身能力判断基础之上的,在正常的供求状态中,他们会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讨价还价,但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结构面前,他们难以证明自己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也就失去了议价的砝码,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交易的议价成本就显得高昂。
  (三)内部人控制带来的决策成本过高
  决策成本过高主要是由于内部人控制引起的。如果把大学毕业生当作劳动力市场的新进入者,可以称之为“外部人”(out-sider),而企事业单位已有员工则可以被称为“内部人”(in-sider)。目前,在劳动力市场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外部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素质明显较低的现有员工(内部人)却占据着工作岗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内部人控制”现象,即“内部人”因为担心自己将来会被新员工替代,对“外部人”持敌视或不合作态度,阻止其进入工作岗位。例如,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教师缺编,而另一方面,研究生找工作却比较困难。
  我国国有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与西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有本质区别: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单位外部是高度市场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而内部是行政性配置,这样,外部劳动力市场对内部劳动力市场会形成压力,从而有利于效率提高。而我国的国有单位外部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行政配置由于缺乏外部压力所形成的就业和工资的双重刚性,导致内部市场缺乏竞争性,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低素质人员。在我国,许多单位宁可接受低素质的“内部人”,也不去选择优秀的“外部人”,甚至许多用人单位公开提出优先安排子弟在本单位就业。可见,内部市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而是构成了对“外部人”的排斥。“内部人”拥有的市场力量迫使厂商只有先雇佣完所有的“内部人”后才去雇佣“外部人”。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招收新劳动力时,存在很多歧视性的政策,大学生在就业时无疑面临着这种进入内部市场的阻力。
  可见,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高昂的决策成本,他们与用人单位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用人环境的影响,但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内部人”控制对决策成本所带来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