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示范性高职建设对教师要求的解读

作者:朱 勤




  摘要:正确认识示范性高职建设对教师的要求,对于示范性高职建设工作的开展与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示范性高职建设的内涵与任务来看,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本质,理解并把握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二是努力具备职业背景,获得职业技能;三是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实施、研究的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四是正确认识示范性高职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紧迫感。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建设;教师;观念;职业背景;能力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以“抓内涵建设,促质量提升”为任务的示范性高职建设工作正蓬勃开展,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学生就业率逐步上升,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这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正从不同方面孕育着新的突破。新的突破最终将反映在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必将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示范性高职建设对教师的要求,如何按要求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示范性高职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这是每个高职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示范性高职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前提是教师的观念能否转变。目前,高职教师的观念误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二是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认识。这两点恰好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决定着办什么样的高职教育以及怎样办高职教育,因此必须加以澄清。
  (一)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
  高职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门类时间不长,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更多地习惯于把它视为过去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过去的普通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呢?是理论性的,是综合性的。在小说与影视作品中,大学生的形象都是戴着眼镜,夹着书本,一身书卷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受此思维定势的影响,部分教师总认为高职教育本质上就是过去的普通本科教育,只是鉴于学生基础差一点,要求可放宽一点,就业目标可降低一点,但基本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不能变。因而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向本科院校看齐,重视理论课,轻视技能培养,强调知识的系统、全面,忽略岗位的具体需求,把专升本的比例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把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这严重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定位轨道,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示范性高职建设中必须加以转变。
  高职教育是在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剧烈变化与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的背景下诞生的,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差异,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综合型、研究型人才。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培养仅靠理论与书本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因此,从本质上看,高职教育是实践性的。当然,实践性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不需要理论知识,高职教育所要的理论知识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这个“必需、够用”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而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这一点与本科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专家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形象地比喻为“有饭碗——好饭碗——新饭碗”,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按岗位需求进行培养,让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即必须有饭碗;但仅有饭碗是不够的,还应进行职业设计,要关注人的发展,要让学生具备比中职生更强、更高的技能与相应的素质,能从事较复杂岗位的工作,即获得好饭碗;同时,应使学生不仅仅具备一个岗位的技能,而是具备相应岗位群的知识与技能平台,使学生有能力有条件转岗、发展、创业,即获得新饭碗。
  概言之,必须转变把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等同的观念,深刻认识其实践性本质,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完成国家赋予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高职教育的教学是非传统的
  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是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教学;示范性高职建设所提倡的教学是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即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必然会在教师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诸方面带来重大变革。从课程目标来看,学科系统化课程是掌握事实性的知识,工学结合课程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从课程教学来看,学科系统化课程是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学科知识,工学结合课程是在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从课程基础来看,学科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科结构为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从课程特点来看,学科系统化课程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工学结合课程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具体情境中学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例如,对汽车维修专业而言,在学科系统化课程中开设的《汽车发动机技术》课,在工学结合课程中称为《汽车发动机维修》课,教学内容由过去的按学科结构排列的“发动机的原理”、“发动机的构造”等等,变为按典型工作任务排列的“发动机汽缸盖和配气结构的维修”、“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等等。很显然,这种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出发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是非传统的,将给高职教师带来极大的观念碰撞,提出全新的挑战。
  由于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人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因此,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这样非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多数高职教师而言不是没有痛苦的,必须首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出发,深刻认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从思想上接受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按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要求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积极实施者。
  
  教师必须有职业背景
  
  示范性高职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而“双师”素质的获得对多数教师而言,难点在于缺乏职业背景。因此,示范性高职建设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职业背景。
  从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来看,高职教师队伍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专业课教师,另一类是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责任人,扮演着“教师”、“组织者”、“咨询者”、“师傅”等多重角色,如无职业背景,不具备相应职业(专业)岗位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技能,肯定不能完成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任务。可以想象,一个教烹调的专业课教师,自己从未烹调过,不了解烹调岗位的具体需求,不具备烹调的基本技能,他教出的学生能烹调出色美味香的菜肴吗?书本上的知识、理论上的步骤与实际始终是有差距的,实践经验的缺乏是“黑板上开机床头头是道,实际操作一摸不响”的根本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一大批先进学校做得非常好,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响亮地提出了“教授手上要有油”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采取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把实践操作技能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等措施,充分调动了教师取得职业经历与相关技能的积极性,产生了显著成效,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很值得借鉴。
  基础课教师虽然未直接承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但从其承担的基础课教学任务来看,也必须具有职业背景。因为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搭建学生基础知识平台的任务。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哪些知识是必需的,何种程度可谓够用,不能由教师盲目设定,必须以学生的岗位需求为准。因此,基础课教师既要了解高职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又要了解学生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以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为例,教师既要考虑学生数学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了解岗位的具体需求,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拓展面,如要考虑经济类岗位群对数学有什么具体需求,机械类岗位群对数学有什么具体需求等等,使基础课与专业课、与岗位需求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