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示范性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城华




  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本文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出发点,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和意见。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模型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是进行探索型学习模式、案例研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协作型学习模式和虚拟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时,应着力创设真实情境,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教学原则,本着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建设方针,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在逻辑上分为资源层、应用层和用户层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资源层的功能负责低层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包括资源入库、修改、删除、属性设置等相关管理功能。本层的实现工具一般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它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系统和容错功能,且有易于维护。
  应用层的功能实际上是系统提供各种功能的网页动态生成层。在Web服务器中存放有各种应用模块,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模块、资源查询及检索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网络课程录播及课件生成系统模块、远程教学系统模块和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模块。通过这些应用模块,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在备课时选择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灵活组织编排,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课件,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学生也可根据学习的需要选择资源,辅助学习,进行测试。应用层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质量的好坏。
  用户层的功能由Internet浏览器组成,面向终端用户──教师与学生。用户通过浏览器与服务器相连进行相关操作,包括从资源库中查询所需资源并下载;通过课件生成功能将多媒体素材按照一定的模板重新组成新的课件并发布到网上;进行有关资源的上传和在网上进行学习和测试等。
  
  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资源层资源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各个资源库。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该数据库在所有平台上提供了一个完整集成的集群管理解决方案。各个资源库是数字化资源体系的核心,其包括:
  1.专业教学标准库。建立专业职业能力要素构成、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课程体系等资源。具体可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规范与标准。
  
  2.专业信息库。与大型企业、军工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收录和整理专业相关信息资源和行业规范,为相关专业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3.网络课程库。开发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基于web网页形式,以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该库将和远程教学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实时和非实时在线辅导。
  4.多媒体课件库。收录该专业所有课程的优秀多媒体课件。
  5.专业图片库。收录该专业的各类图片资源。包括各类实验、实习、比赛、培训、服务、信息、典型事例、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实验实训室介绍、专业介绍等相关资源,形成共享图片库。
  6.专业视频动画库。收录该专业以实训类为主的视频教材。
  7.试题库。建设专业综合试题库和专业课程试题库,并且能做到在线测试。
  8.工程案例库。以一些典型产品为工程案例,通过功能分析、图纸阅读、加工工艺与程序编制、零件加工及检测、零部件装配与调试,实现知识内容的传授、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展示、知识迁移、技能掌握等。
  9.学习评价库。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客观公正的评价,正确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10.虚拟实验库。通过研发和购买一些虚拟实验平台,构建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能进行网上虚拟实验,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同时可实现异地合作和交流。
  应用层应用层由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模块、资源查询及检索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网络课程录播和课件生成系统模块、远程教学系统模块和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模块组成。它直接面向用户,是用户构建和使用资源库的桥梁。
  1.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用户使用教学信息资源需要资源使用导航平台入口进入。通常,导航平台嵌入在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基础上的校园门户网站平台中。
  2.资源查询与检索。高效检索系统是指从海量资源中快速查询所需求的信息,因此必须开发相应的资源搜索引擎,便于在海量数据中实现亚秒级检索,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示查询结果。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模块包括资源内容管理、内容存储管理和内容发布管理,从而做到资源的安全和高效存储。
  4.网络课程录播及课件生成系统。该系统是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采用多信息流技术将多路视音频信号及电脑屏幕显示的VGA信号同步压缩,以流媒体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接收端实现场景和教案的同屏同步显示,真正全面地实现网络教学观摩与示范听课。采用B/S架构以课表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学生或教师经身份验证后,可基于IE浏览器收看网上课堂直播,不仅可以看到和听到教师的图像和声音,还可看到教师讲课的教案。特性包括:主讲教室教学转播、课程网上直播、课件实时生成、课堂实时录播、电子课表式管理和课程网上点播。
  5.远程教学系统。远程教学系统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实时和非实时在线辅导,可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实时和非实时传输功能,采用B/S的工作模式。系统包含远程学习支持系统、远程教学支持系统、远程管理支持系统和短信服务支持平台。
  6.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系统。教学网站以“站点”形式连接到校园网中。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设计比较灵活,可有选择地开设预习室、网上课堂、案例欣赏、在线练习、网上资源、教学BBS、自我测评等栏目。学生课外可在网上复习所学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在线测试或者参加该课程的问题讨论,通过留言板或E-mail对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不仅含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性内容,还可包括教师个人成果的汇集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样,通过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学生不仅能进行多层次的学习,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
  随着科学技术和教学要求的发展,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也将不断充实完善。构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学校的领导层、决策者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才能给予正确的定位。除了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配备专业技术队伍支撑以外,还必须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尤其是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完善的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才能保障网络教学资源的正常运转,才能使网络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才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向勇,吴光斌,李勇.构建三层技术架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10).
  [2]周妤,卢琰.高等职业技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06,(4).
  [3]柯和平,周玉芬.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
  [4]孙万东.立体化教学资源及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探索,2007,(5).
  作者简介:
  王城华(1966—),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