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创新

作者:陈 曦




  摘要:《现代礼仪》这门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探讨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安排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法、组织学生举办形象魅力大赛等各种途径,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关键词:现代礼仪;课程设计;创新
  
  《现代礼仪》这门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好的第一印象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没有礼仪就没有事业的成功”。礼仪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好这门课,并能够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结合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安排课程内容
  
  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与气质是现代礼仪课程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其余章节或自学,或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重点,又能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礼仪课具有较高的形象、视觉要求,有些内容仅靠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礼仪要求,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气氛,笔者先后购买了各种礼仪教学光盘,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的讲座。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先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介绍理论,然后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讲座和现场实拍的录像资料,观看完毕,再进行适当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知。事实证明,采用光盘结合观摩分析的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很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理论知识的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力求系统生动地向学生讲授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每堂课上课之前,可先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阅读本次课程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并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分配较多的时间进行详尽介绍,其他内容则简单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穿插丰富的案例,例如,讲述“礼仪的起源与演进”时,可以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的“衣冠配剑”为例,讲述礼仪必须内练气质、外塑形象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经常结合古今中外的各种礼仪规范与传统的民俗民风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加以分析,可以形象、系统、生动地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领悟知识。
  
  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如可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名片,从各类期刊、报纸、杂志及网络中收集礼仪案例并提出思考题,写出案例评析,学习撰写演讲稿、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通过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各种技能实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礼仪技巧笔者从现代礼仪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在站姿、坐姿、走姿及握手、递接名片的礼仪训练中,要求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参照、互相示范、互相纠正,以此达到最佳训练效果。通过实训,学生掌握了人际交往中的相关礼仪,也学会了打领带,学会了自我介绍和为他人进行介绍等基本礼仪。在各种阶段性训练的基础上可以举办一次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面试情境模拟表演”,模拟表演的内容由学生自定题材、人员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自写台词、自设场景,进行精心准备并公开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情境模拟表演,可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与实践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与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期末的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的成绩与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的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还要进行口试,既要考核基本礼仪知识,也要重点考核技能,如站姿、坐姿、如何打领带、如何与他人握手、如何索取名片,等等,综合评定成绩的权重分配情况见下表。
  
  这样的成绩评定方法更加科学,也可以实现公平、公开和公正。由此给学生一个启示: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够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则更为重要和关键。
  
  举办形象魅力大赛
  
  礼仪教学应当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举办形象魅力大赛,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礼仪的魅力。我校在各社团及各系的配合下,举办了首届个人魅力形象大赛,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包括:(1)自我介绍,30秒/人,考核个人口才及仪态;(2)现场抽签答题,考核知识面及临场应变能力。复赛是个人才艺表演以及现场走秀,展示个人特长,进一步考核个人礼仪中的仪容、仪表和仪态。决赛是初赛与复赛项目的综合,包括一分钟极具个人特色的自我介绍、个人才艺表演及现场知识问答。
  在大赛过程中,个人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可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人素质,考察其对介绍礼仪、个人礼仪的把握程度。现场问答环节贯穿着有关现代礼仪的知识,如会面礼仪、舞会礼仪、餐桌礼仪等等。通过大赛,不仅可使学生的个人魅力得以展示,也可使学生对掌握现代礼仪知识的重要性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综上所述,对现代礼仪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应着重从提高修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着手。现代礼仪课程中所包含的如谈判礼仪、馈赠礼仪、会议礼仪、宴请礼仪以及往来文书礼仪等,都是进入职场后必须掌握的,在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学光碟放映或现场模拟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现场观摩,甚至在实习过程中现场操作。
  《现代礼仪》这门课程通过个人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等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应力求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常用的现代礼仪技能,塑造与个人风格相适应的良好形象,使之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地展现个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同时,应通过礼仪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也可使教师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孙静文.如何上好职业院校的现代礼仪课[J].职业技术,2006,(12):114.
  [2]许文郁.学习现代礼仪,塑造完美自我[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4):71.
  [3]陈华.试论社交礼仪教学改革[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6.
  [4]李妮娜.论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高职生的影响[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3.
  作者简介:
  陈曦(1977—),女,广西桂林人,管理学硕士,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