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谈谈如何讲活电子专业课

作者:王 开




  摘要:电子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出发,讲活电子专业课,有四种方法:一是将维修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二是创设情境;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巧用现代教学手段。
  关键词:电子专业课;讲话维修实例;创设情境
  
  电子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由于电子专业课僵化的教学模式,加上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听教师讲课如同听“天书”,很难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将维修资料融入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将维修资料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笔者从事电子专业教学工作多年,发现许多学生上理论课时常常表现出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每当谈起生活中一些电子产品的维修方法、技巧、实例时,却积极参与、情绪激昂、意犹未尽。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将家电维修的一些知识与资料融入课堂教学,把形式多样的故障现象及维修检测方法技巧与教材结合起来,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今,电子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家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家电故障的表现千奇百怪,要讲活电子专业课,必须勤于学习,把握时代气息,掌握电子技术发展潮流,探索新知识,同时还必须勤实践,积累维修经验,提高对电子产品故障的分析排除能力。因此,电子专业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多学习、多实践,可通过书刊、互联网等获取有关电子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电子专业期刊,如《无线电》、《电子世界》、《电子制作》、《家电维修》、《无线电与电视》等不可不看,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知识,掌握家电维修的方法、技巧、经验。阅读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然后再把掌握的家电维修方法、技巧、经验与课本的观点与原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如在讲述电视机“场输出电路故障检修”一节的内容时,我在详细分析了课本上介绍的场输出级常见故障,如水平一条亮线、水平一条亮带、垂直线性差、图像垂直滚动等之后,引用了《家电维修》杂志上的两篇文章,一篇是2000年第5期张建国撰写的《菲利普场输出块损坏引起黑屏》,另一篇是2001年第2期王绍华撰写的《菲利普机芯彩电黑屏故障的检修思路》。两篇文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又如在讲授VCD机关键点检修法时,我引用了《家电维修》2000年第8期罗维亮的文章《VCD的关键测试点波形》,使学生较为直观地了解了VCD的关键测试点的波形形状、参数、测量方法,学生兴趣极高,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认知与理解的目的。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常创设并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使其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如在讲收音机故障检修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用收音机示教板演示收音机无声、啸叫、噪声大、不能接收FM信号等现象,通过实际听、看,使学生亲身感受收音机常见的故障现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讲解故障检测的方法与手段,并亲自示范一两台故障机的维修过程,使学生对故障机的检修思路清晰,记忆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电视机故障的检测与检修时,可先用电视机示教板演示“水平一条亮线”的故障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检测,排除故障,看哪组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最准确,检测手段最科学,排除故障最迅速。这样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更加深刻,从而形成熟练的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电子专业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立即进行实验,对知识加以检验,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例如,在讲授完电视机原理后,可安排两周时间组装电视机,组装时可分段进行:(1)识图、识件、测件。(2)进行电源、行场扫描、显像管电路组装。完成后显像管应出现正常光栅。接着指导学生用万用表检测关键点正常工作电压:电源整流输出、稳压输出、行场输出、三极管各极电压、显像管各脚电压等,并用示波器观察扫描电路的波形。(3)进行公共通道、伴音、视放等部分组装。完成后应出现图像和伴音,然后指导学生用万用表测试有关点电压,用扫频仪测试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伴音幅频特性曲线等。(4)进行整机电路分析与统调。(5)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实习,要求学生分析故障并写出维修实习报告,并给每位学生由易到难设置故障,训练其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统一剖析各个故障。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组织学生上街或下乡义务为群众维修家用电器,或者到电器维修工场观摩实习,这样更能实实在在地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电子产品故障现象与积累实际维修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形象化的感性认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的感觉器官对外来信息的感受,视觉占大部分,其次是听觉。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把抽象概念与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例如,学生要理解和记忆晶体管的特性,就要知道晶体管内部的结构特性,而晶体管内部自由电子及空穴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微观变化,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如果制作、编辑录像或CAI课件,通过动画特技加以演示,学生就会看得一清二楚了。再如讲授三基色的信号如何合成彩条信号时,可先进行原理阐述,再播放录像或CAI课件,使学生亲眼看到红、绿、蓝三基色按不同比例合成后得到彩条图像的过程,必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再把看到的直观现象与所学的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对三基色原理就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教学质量会明显提高。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新时代孕育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喜欢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只要教师巧妙地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电子专业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巧用资料,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电子专业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丽霞,陈梓城.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改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沙召新.浅谈电子专业教学技巧[J].科技信息,2007,(5).
  [3]范小韵.关于教育实验法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1,(1).
  作者简介:
  王开(1967—),男,广东电白人,广东省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