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减少高职实训教学中易耗品消耗初探

作者:周瑞丽 杨建西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因此必须考虑实训教学中的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关键词:实训教学;易耗品;节约
  
  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实训教学起着关键作用。在实训教学中,需要消耗大部分易耗品(以下简称耗材),在加强实训教学的同时,探究一种可行的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实训教学耗材的方法,利用有限的材料,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训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实训教学中存在的易耗品浪费问题
  
  教学环节缺少科学设计一些开设数控专业的高职院校配备有数控加工实训室,但却没有模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实训时没有经过仿真阶段,直接到数控机床上练习。在实训时,由于没有经过预先的模拟仿真练习,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撞刀、碰撞等事故,造成刀具、机床、工件等的损坏,学生要继续练习就必须重新选择刀具、毛坯,在完好的机床上重新进行加工实训,增加了耗材消耗。如在专业实训课程之前先开设仿真模拟实训课,就会将事故发生率降低70%。事故发生率的降低将直接减少耗材消耗。
  教师和学生节约意识差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节约意识。在实训课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加强耗材发放和使用的管理,会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比如电气专业学生在实训配盘时,每位学生需要2米导线,而教师在发放时不注意管理,领来整捆的导线让学生自己剪,每位学生多剪10厘米,一个班40人就多剪4米,这4米导线最终就只能作为废品回收。再如财会类专业实训用的账本,机电类专业实训用机油、切削液、车刀,生化类专业实训用药品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造成这些浪费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和教师的节约意识不高,二是学校在耗材采购计划、领用、回收等环节管理不严格、不规范。这些浪费导致耗材的不必要增加,也与工作的效益意识相违背。
  
  解决实训教学易耗品浪费的对策
  
  设置合理的实训内容,实现耗材的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在实训内容上,可以本着“节约、高效、统筹兼顾”的原则设计合理的课题,以达到节约耗材的目的。例如,数控专业学生加工出的工件多数用于观摩及闲置,或是当废品和铁屑一起卖掉。因此,应对实训课题进行科学规划,对零件的尺寸和外形重新设计,从加工外圆到加工复杂型腔,可反复利用一根棒料,即上一个课题的成品可以作下一个课题的毛坯。在电气专业电气控制线路检修实习中,导线消耗比较多,可以用同类线路集中练习和反复拆装的办法进行,对不同线路也可以采用在同一块板上反复拆装的方法,可以节省大量导线。可适当减少实训工件的加工余量。在保证实训效果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他料代用的原则。如数控加工实训初期,学生只是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用圆木棒或塑料棒在数控车床上代替钢材加工,在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用胶木块或石蜡代替,可以节省购买钢材所需的大量经费,由于学生处于初学期,技能还不熟练,采用这些材料即便在操作中出现碰撞事故也不会造成机床和刀具的损坏,可节省刀具费用和机床维修费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某一专业或工种学生实训课程的成果作为其他专业或工种学生实训的原材料,做到一物多用。如在机械零件测绘实习中,可以采用数控加工实训的零件进行练习;在车刀磨削练习时,可以用普车实训废弃的车工刀杆练习磨削等。在专业课讲解中,可以用学生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工艺分析,可以把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拿到课堂演示讲解,既可节约材料,又便于学生理解。
  制定完善的耗材使用管理制度目前,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课时比例大幅度增加,但生产性管理并没有完全跟上。各企业在物资管理上都有一套很完善、很成熟的模式,从购置材料的计划到采购,从采购到使用,从使用到回收都有专门的管理规定。高职院校在计划和采购环节是严格把关的,但使用和回收环节就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制约,往往造成用多少买多少,很多可以二次使用的材料却当作废品卖掉,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耗材使用管理制度,将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实训用原材料可反复使用或部分回收,必将降低实训耗材经费。
  努力实现实训成果的商品化要把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学工厂”。 教师可根据实训内容和当地行业需求综合分析,确定适合本校学生生产的产品,根据产品和实训教学要求来设计合理的实训课题,让已经具备基本专业技能和技术的学生,在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中生产或加工产品,进行有经济效益的实习。实训成果商品化可以使前一个实训课题的作品成为后一个实训课题的原材料,并且最终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材料不是被消耗掉,而是作为有价值的商品进行销售,避免了耗材的纯消耗。
  培养学生的成本效率观念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还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指导。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习惯。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之一。因此,要求学生自觉从节约实习耗材开始,树立“节约也是效益”的观念。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成本效率观念的增强,不仅会为学校节约实训耗材,也是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要求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应加强实训教学,进一步提升实训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比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减少实训教学易耗品消耗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实践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高恒山.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3]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冯素江.实验用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4,(1).
  [5]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周瑞丽(1979—),女,河北崇礼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管理。
  杨建西(1978—),男,河北赵县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控实训教学。